1、单选题 《京都议定书》对我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由于限制了国外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我国能源的进口
B.为我国燃烧煤、石油为主的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C.“高消耗、低效益、高排放”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将受到限制
D.我国以绿色环保为主的企业会受到更多的绿色壁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京都议定书。它代表着环境保护在全球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它的生效对世界各国的产业结构的更替、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居民消费理念的改变。故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9~11题。
材料一? 2009年11月23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使黄河三角洲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二黄河三角洲示意图(图12)

9.图示黄河河段?
A.支流众多? B.汛期主要出现在6、7月份? C.含沙量少? D.有凌汛现象
10.打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优势资源有
A.丰富的土地资源? B.充足的能源资源? C.充沛的淡水资源? D.充裕的煤炭资源
11.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的建立与发展,对当地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A.解决资源供求矛盾?B.消除城乡差别?
C.提高环境的承载力?D.不利于产业结构
参考答案:
9.D?
10.A?
11.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制糖厂废水的末端处理示意图,回答1—2题。

1、判断该制糖厂的厂址可能位于
[? ]
A、北京
B、黑龙江
C、云南
D、台湾
2、关于该厂生产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 ]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重视从废物中回收有用成分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联系
D、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参考答案:1、B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0分)【环境保护】
下表表示赤潮、酸雨、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对四省区的危害程度(☆越多,代表危害程度越高),读表回答问题。

(1)粤、川、新、晋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8分)
(2)针对甲、乙、丙、丁中的某一类环境问题,说明其所在省份应采取的措施。(2分)
参考答案:
(1)粤:酸雨;川:酸雨、水土流失;新:土地荒漠化;晋:水土流失。(每点2分,共8分)
(2)甲:水土流失,改进耕作制度,植树种草,加强法制;乙:赤潮,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强法制;丙:土地荒漠化,退耕还林还草;丁:酸雨,优化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减少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2分)(学生只要写出一类相应的环境问题并写出措施均给分)
本题解析:
(1)读表格分析,赤潮只发生在河流入海口,四省中只有广东是临海省,有赤潮现象,其它省没有,所以乙是赤潮现象。酸雨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排放的酸性气体与大气中水汽结合形成的。工业发达地区和降水多的地区,酸雨问题严重,干旱区没有酸雨问题,所以丁是酸雨。晋是山西省,境内有黄土高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所以甲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问题在干旱区和湿润区都有,新疆荒漠化问题最严重。所以四省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粤:酸雨。川:酸雨、水土流失。新:土地荒漠化。晋:水土流失。
(2)结合前面分析,甲:水土流失,改进耕作制度,植树种草,加强法制。晋特别采取了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乙:赤潮,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强法制,减少污水的直接排放,做到达标污水排放。丙:土地荒漠化,退耕还林还草。在新疆要特别注意因地制宜,发展生产,不能盲目的发展种植业,扩大牧业等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丁:酸雨,目前急需做到的是优化能源结构,使用清洁能源,减少酸性气体的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优化产业结构,减少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的排放。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 09年9月15日三峡工程175米试验蓄水启动,原计划10月末达到175米,11月份继续保持175米的设想,因今年长江流域旱情严重发展,坝上来水不足,中下游更是旱情严重,不得不加大出库水量,原蓄水计划没能按期完成。工程指挥部为什么不在长江汛期执行蓄水方案?
[? ]
A、汛期上游流量大,大坝不安全
B、汛期上游来水含沙量大,加重库区泥沙的淤积量
C、汛期蓄水可以加大中下游的流量,减少输沙量
D、汛期蓄水可以增加三峡工程的发电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