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6月15日,城市相关领域全球最高规格的年度国际高峰论坛——“2009CPN城市——中国峰会”在北京拉开帷幕。
材料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化率是44.9%,而2009年4月份中国社科院发布的2009年《中国城市竞争力蓝皮书》预计,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将达到65%以上。城市人口达到10亿左右,形成1个世界级城市群,2个国际级城市群,7个国家级城市群,若干个区域性的中小城市群。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二分析,由现在到2030年,我国城市化进程处在哪一个阶段?有何特点?
(2)材料三中⑥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________,试分析该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
参考答案:(1)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拓展,并出现了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8分)
(2)武汉(2分) 自然因素:①位于江汉平原,土壤肥沃,地形平坦,利于对外联系;②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适中,降水丰沛,雨热同期;③地处长江与汉江交汇处,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因素:①靠近大冶铁矿,发展钢铁工业;②交通发达;③科研机构、大学集中,利于发展高科技产业;④是湖北省的政治中心,是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中心。(8分)
本题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根据材料二可知:我国城市化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其特点为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城市化水平加速提高,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大幅度拓展,并出现了城市密集地区和城市群。
第(2)题,本题考查⑥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由图可知⑥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是武汉。影响武汉的区位因素可从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方面分析。
点评:解答本题组需要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读图,正确从图中获取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通过图文材料,考查学生对我国城市化水平、城市发展特点及城市问题的理解,进而考查影响城市形成发展的区位因素。通过对读图分析能力的要求,兼考学生的判断能力和对地理问题的不同表述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某沿海城市人口达1600万,约60%居住在离市中心3千米的范围内。城市人口54%居住在贫民窟。下图示意该城市与大型商贸中心不同距离段的用地构成。据此完成1~3题。

与大型商贸巾心的距离/km
1、影响该城市大型商贸中心区位的主导因素是
[? ]
A、工业
B、行政中心
C、海洋运输和贸易
D、居民人口密度
2、该城市开发最充分的区域距离大型商贸中心
[? ]
A、0~8km
B、9~16km
C、17~24km
D、25~35km
3、该城市自市中心向外
[? ]
A、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B、依次分布着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C、土地开发比例逐渐降低
D、没有形成明显的功能分区
参考答案:1、C
2、A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09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升城镇发展质量和水平。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我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表。
时间(年)
| 1949
| 1954
| 1978
| 1980
| 1990
| 1996
| 2000
| 2002
| 2006
| 2008
|
城市人口比重%
| 10.6
| 15.4
| 17.9
| 19.4
| 26.4
| 29.4
| 36.2
| 39.1
| 43.9
| 45.7
|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升
B.中国的城市化速度落后于发达国家
C.我国己经基本实现了城市化
D.城市化进程取决于农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