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A.春分(3月21日前后) B.清明(4月5日前后) C.秋分(9月23日前后) D.寒露(10月8日前后)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上海当日的昼长为11小时48分钟,明日的昼长为11小时50分钟,可知上海昼短夜长,且昼长逐渐变长,因此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且向北移动。
【小题2】由上海的昼长时间可知,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春分。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按气候统计标准划分,北半球的春季是( )
A.2、3、4三个月
B.3、4、5三个月
C.4、5、6三个月
D.5、6、7三个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按气候统计标准,北温带国家一般以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
考点:本题考查四季的划分。
点评:本题难度低,我国常用的四季标准即为北温带国家常用的四季划分标准,注意与天文意义上的四季划分的区别。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箭头所示为地球自转方向)能正确表示12月22日日照情况的是:(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A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时间为6月22日,A错;B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时间为12月22日,B对;图C中,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时间为春秋两分日,C错;D图中,地球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南极圈内出现极夜,时间为6月22日,D错。答案选B。
考点:该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4年3月22日至4月1日,习近平主席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国事访问,取得重大成果。读习主席出访欧洲足迹图,完成问题。
【小题1】习近平乘坐的专机于当地时间3月22日12时30分,抵达荷兰阿姆斯特丹斯希普霍尔机场(52°22′N, 4°53′E)。此时北京时间为( )
A.21日4时30分
B.22日20时30分
C.22日4时30分
D.23日18时30分
【小题2】此日( )
A.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B.北半球极夜范围在扩大
C.北京日出东南方
D.欧洲四国几乎昼夜等长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从阿姆斯特丹的经纬度判读,该地位于中时区,北京时间指东八区,与北京时间相差8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计算,B正确。
【小题2】此日大致为春分前后,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各地昼夜大致等长,D正确;此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极夜范围减小,B错;公转速度在1月初最快,A错;北京日出大致为正东或东北方向,C错。
考点:区时计算;地理特征判断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30°E附近的四座太阳能电站春分日正午电池板倾角示意图,四地由南向北是( )
A.丁甲乙丙
B.乙甲丙丁
C.丙乙甲丁
D.甲乙丙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影响太阳能的因素主要是大气厚度和干洁程度,而影响大气厚度的因素首先是纬度,纬度越低太阳高度越大,根据题目中四座太阳能电站春分日正午电池板倾角,以及图中阳光的来向,可知:甲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2°,由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当地纬度为18°S;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74°,由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当地纬度为16°N;丙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4°,由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当地纬度为26°N;丁地正午太阳高度为62°,由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当地纬度为38°N,所以四地中由南向北的是甲乙丙丁,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人口与城市》高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