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
[? ]
A、一个恒星日
B、一个太阳日
C、12小时
D、24小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所给四幅图中,正确表示北半球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的是(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原来的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偏转的方向)(?)

A?B? C?D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面对运动方向,北半球的水平运动物体应向右偏。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图,某经线上点F,虚线为过该点的地面垂直线,Q1、Q2是F点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回答题。
1.若Q1、Q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当角θ 、ω之差小于12°时,F点的纬度范围是2.若Q1、Q2是F点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F点的地方时是世界标准时,则北京时间为
A.3°N—3°S
B.6°N—6°S
C.3°N—17. 5°N
D.6°S—17.5°S
E.6点或18点
F.7点或19点
G.8点或20点
H.12点或20点
参考答案:1. B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本题难度较大,若Q1、Q2分别是二至日正午太阳光线,当角θ、ω之差为0°时,F点的纬度为赤道。当角θ、ω之差为12°时,F点的纬度为6°S或6°N。则当角θ、ω之差小于12°时,F点的纬度范围为6°N—6°S。
2.夏至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是某经线上的,说明是正午和24时的阳光,图示地区是极昼地区。由题干“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可推知夏至日这一天Q1、Q2这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分别来自本地的正北方与正南方,这种情况只有极昼地区才会出现。而且太阳高度角角度小的是子夜太阳高度,角度大的则是正午太阳高度。由题文可知“F点的地方时是世界标准时”,则可判断0度经线地方时为0点或12点,则北京时间为8点或20点。
考点: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判读。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纬度差;(2)正确理解“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这句话。该地发生极昼,夏至日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23.5°),子夜时太阳高度=当地纬度+23.5°-90°。(3)根据本题信息推算当时对应的北京时间:Ql、Q2是F点某日两个不同时刻的太阳光线,且经线、虚线和太阳光线位于同一平面上。F地有极昼现象,一条光线是正午12:00的光线,一条是24:00点的太阳光线,太阳高度角大的是12:00,小的是24:00点的,Q1大于Q2,也就是Q1时刻,本初子午线为12点,所以北京时间为20点;若本初子午线为0点,所以北京时间为8点。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12分)图3表示的是“地球公转”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二分二至4个节气,图4表示的是“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
读图3,完成下列问题(用图中数字表示):
(1)地球从春分日(北半球)运行至夏至日(北半球)的这一时段,在图中用?表示。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的时段是?、?。
(3)北半球昼短夜长的时段是?、?。
(4)北极圈内极昼范围逐渐增大的时段?。
(5)北半球白昼逐日缩短的时段是?、?。
读图3和图4,完成下列问题(用图中字母表示):
(6)请把图3中的A、B、C、D和图4中a、b、c、d的对应关系表示出来。
A---? B---? C---? D---
参考答案:(1)在图中用I?表示。(2)是?I?、?II?。(3)时段是?II?、?III?。
(4)时段是?I?。(5)的时段是?III?、?IV?。
(6)A---d? B---c?C---b? D---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如果黄赤交角稍变小(? )
A.五带范围不变
B.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大,温带的范围变小
C.热带、寒带的范围将变小,温带的范围变大
D.热带、温带范围不变,寒带消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黄赤交角变小,则回归线度数变小,则热带范围变小;而极圈度数与黄赤交角度数互余,故极圈度数变大,则极圈到极点的范围即寒带的范围变小,则温带的范围变大。
点评: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黄赤交角与回归线和极圈的度数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