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水的运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B.湖泊调蓄功能不断增强 C.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D.湖泊生物多样性增加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图示为长江流域的湖泊,属于季风气候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夏季为丰水期,河流的水位高于湖泊,则河流补给湖泊,河流会带来泥沙注入湖泊,湖泊TSS通量为正值;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湖泊补给河水,湖泊水含的泥沙量小,湖泊TSS通量为负值。因此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与流域内降水变化 、湖水流向有关。
【小题2】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湖泊补给河水,湖泊水含的泥沙量小,以流出为主,湖泊TSS通量为负值。湖泊的泥沙淤积会影响通航能力,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调节洪水的能力。
考点:该题考查我国湖泊与河流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三江平原水循环示意图(①②③④表示水循环的环节),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三江平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东欧平原的形成原因不同
B.扩大耕地面积、大力发展商品农业是当地农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C.冻土层广布是该地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
D.人均耕地面积大但机械化水平低
【小题2】在三江平原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的过程中:
A.①在增大
B.②在增大
C.③季节变化增大
D.④在增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三江平原为流水沉积作用形成,东欧平原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侵蚀平原。A正确。保护湿地,恢复生态,保护生态环境,是三江平原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因此保护和维持黑土肥力,提高单产和农产品品质是当地农业的发展方向,B错。因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热量是农业发展的障碍,C错。该地以国营农场经营为主,机械化水平高,D错。
【小题2】在此过程中大面积湿地被开发为耕地,湿地面积减小,湿地对径流的调节作用减弱。表现为蒸发与蒸腾(环节1)减弱,降水(环节2)影响不大,地表径流(环节3)增大、季节变化增大,地表水下渗(环节4)减弱。C正确。
考点:三江平原农业生产、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某区域河、湖水位变化示意图,该区域内湖泊与河流有互补关系,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区域最可能位于我国的
A.华北地区
B.东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西北地区
小题2:关于该区域河、湖水文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湖泊储水量最小的时间点是②
B.湖泊水位与河流水位同步变化
C.一年中大部分时间湖水补给河水
D.时间点③比①河、湖之间水体补给更快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该区域河、湖水位较高的季节为夏季(5-10月左右),且在7月左右水位低,我国江淮地区夏季多雨,但在7、8月份受副高的影响,降水少,出现伏旱天气,所以该区域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江淮地区。
小题2:据图信息可知,湖泊在时间点②时湖泊水位较高,所以其出水量并非最小,A项错误。湖泊水位和河流水位变化大致一致,但并非同步变化,总体上湖泊水位的变化滞后于河流水位的变化,B项错误。湖泊和河流有互补关系,其补给状况由两者的水位高低确定,图示大多数时间是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是河流补给湖泊,C项错误。时间点③处比①处河流和湖泊之间的水位差大,河、湖之间水体的补给更快,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 下表为我国主要大河流域水量平衡值,读表回答1—3题。 (径流系数是任意时段内的径流总量与同时段内的降水总量的比值。蒸发系数是任意时段内的蒸发总量与同时段内的降水总量的比值。) 
1、雅鲁藏布江蒸发系数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降水量大
B、气温低
C、峡谷深
D、光照弱
2、将表中河流按水量平衡值进行分类,下列各组中最为合理的一组是
[? ]
A、长江、珠江
B、长江、珠江、雅鲁藏布江
C、黄河、松花江
D、松花江、雅鲁藏布江
3、表中河流从水量平衡值角度分析,最容易被污染的是
[? ]
A、珠江
B、淮河
C、雅鲁藏布江
D、黄河
参考答案:1、B
2、A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