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12分)

(1)甲、乙、丙三幅天气系统示意图中,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有关的是 。
(2)乙图为 (锋面),它活动最为频繁时,会使我国北方表现为 (灾害性天气);此时地球位于丁图中 点(字母)附近,开普敦所处的季节是 ;受 气压带控制,印度盛行?__________风。
(3)甲图表示影响我国的天气系统,若将乙图锋面移到甲图中,则相当于 锋面线(“AB”或“AC”),该锋面系统中锋面应向数字序号 和 处倾斜。
(4)简述乙图中D城市未来天气变化过程(锋面过境时和过境后)。
参考答案:
(1)丙
(2)冷锋 寒潮 F 夏季 副热带高 东北(季)
(3)AB ①④
(4)由晴朗转为阴雨天气,之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有关的是副热带高压。为高压系统。高压系统中心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图中丙为高压系统。
(2)根据图示:乙图冷气团主动移动,所以乙图为冷锋。它活动最为频繁时,会使我国北方表现为寒潮;此时地球位于丁图中F点附近,开普敦所处的季节是夏季,开普敦为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印度盛行?东北风。
(3)本题考查锋面气旋。近地面的锋面往往和气旋结合在一起,称为锋面气旋。气旋的左侧为冷锋系统,右侧为暖锋系统。所以AB为冷锋;锋面系统中锋面往冷气团一侧倾斜,该气旋位于北半球,所以①④为冷气团一侧。
(4)冷锋过境时由晴朗转为阴雨天气,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图“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题。
1.表示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的是2.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
A.①
B.②
C.③
D.④
E.①减弱
F.②增强
G.③减弱
H.④增强
参考答案:1. C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地面辐射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热源。
2.人类活动排放二氧化碳增多,会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
考点:主要考查了地球表面受热过程。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回答问题。
1.假如气压变化只和气温有关,图中两条纬线和三条经线的交点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2.该时间段内,M点
①偏南风转西北风
②风力减弱
③天气晴朗
④气温降低
A.(40°,130°)
B.(40°,140°)
C.(30°,120°)
D.(30°,130°)
E.①②③
F.①②④
G.①③④
H.②③④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1.试题分析:分析以上两幅图可知,从20日14点(一天中气温最高)到21日5点(一天中气温最低),点(40°,130°)?气压变化幅度为(10,20),点(40°,140°) 气压变化幅度为(10,18),点(30°,120°)气压变化幅度为(2,6),点(30°,130°) 气压变化幅度为(2,10)。由此可知,点(30°,120°) 变化幅度最小。假如气压变化只和气温有关,则可推断点(30°,120°)气温变化幅度最小,即气温日较差最小。故C项为正确选项。
考点:气温日较差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结合等压线分布对气温日较差大小的判断能力。
2.试题分析:该时间段内,M点所处区域气压差减小,风力减弱,则知②正确。20日14点M点位于冷锋锋前,盛行偏南风,21日5点时M点位于冷锋锋后,盛行西北风,表明M点经历了冷锋天气,M点气温降低。由此分析可以推断,①、②、④说法正确,③说法错误。故B为正确选项。
考点:天气特点分析
点评:该题有一定难度,属于能力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结合等压线分布对某区域天气特点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B.甲地位于北半球
C.这时甲地所处的月份是1月份
D.甲地的气候可能是地中海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