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区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区域发展阶段
A.传统农业占绝对优势,工业化尚未起步
B.区域内部的差异比较大
C.区域对外开放程度低,对外贸易规模小
D.整个区域处于不均衡的发展状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区域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区域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占绝对优势,但工业开始起步,A错误;区域内部的差异小,B错误;由于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故区域对外开放程度低,对外贸易规模小,C正确。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的均衡发展状态,D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根据下列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此时图示区域是星期三,则地球上的另一天是星期_________ ;该日,图示区域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
(2)A、B都是?_________气候;该季节C地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 ;A、B、C、D四地自然带中属于非地带性分布的有_______?。
(3)分析E国人口和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4)结合图乙,分析南美洲城市化的特点。

(5)图甲中F所示海域是世界著名的大渔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参考答案:
(1)四?从南回归线向南北递减
(2)热带雨林?炎热干燥? BD
(3)人口分布特点:多集中分布在(国土)东南沿海地区(或巴西高原东南部);
原因: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适宜居住;海上航运便利(或地势平坦,水源丰富)
(4)城市人口比重(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
(5)秘鲁附近海域受离岸风影响(或受秘鲁上升补偿流的影响)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6分)珊瑚礁是海洋最绚丽多彩的部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珊瑚礁的制造者通常是仅仅2—3毫米长的微小海洋生物珊瑚虫。珊瑚虫生长需要的能量主要靠在它们体内共生的单细胞藻类虫黄藻提供。虫黄藻需要生长在22—30摄氏度、温暖且有一定盐度(34‰-36‰最佳)的海水中,同时它的光合作用还要求有充分的光照。
材料二:世界珊瑚礁分布图

(1)从纬度和海水深浅两个方面简要概括珊瑚礁的分布规律。(2分)
(2)分析同纬度的美洲、非洲西海岸和澳大利亚西海岸珊瑚礁分布很少甚至没有的原因。(2分)
(3)推测巴西东北部海岸缺少珊瑚礁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1)南北纬30°之间(低纬度)(答“南北回归线之间”也可)(1分);浅海(1分)
(2)寒流流经(1分),海水温度低。(1分)(答“水太深”也给1分)
(3)亚马孙河注入大量淡水(1分),这里海水盐度低。(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所给左图是“非洲大陆植物类型分布示意图”,右图上下两部分是“非洲西部沿海A—L各地一月份和七月份降水量示意图”,读图回答。(16分)

(1)右图中甲月份表示的是一月份还是七月份,判断的理由是什么?(4分)
(2)A、L两地降水季节分配的特点及其原因是什么?(4分)
(3)B、D、两地中容易出现荒漠化的是哪个地方,从自然条件看,其原因是什么?(4分)
(4)M、K两地都处在回归线附近,且均受信风的控制,但两地植被型差异显著。试分析两地降水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7 ?A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降水少(或描述L地)
小题2:冬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少(或雨热不同期)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影响。
小题3:D地,D地盛行东北风使沙漠向南方扩张。
小题4:两地均受东南信风控制;M地信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水汽多;K地信风从陆地吹向海洋,水汽少。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甲月份,A地区位于地中海沿岸,降水量少,故判断为北半球夏季。
小题2:结合图示A、L两地分布的地理位置,判断两地都为地中海气候影响,故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原因主要从地中海气候的成因分析。
小题3:图示D地位于热带草原与热带沙漠的过渡地带,且由于受东北信风影响,故荒漠化容易向南部扩展。
小题4:由于图示M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为东南信风的迎风坡,且受暖流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K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部,受副热带高压或东南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图示的降水分布、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信息分析气候类型、季节等信息。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北美湿润的气流主要来自于
A 太平洋? B 北冰洋? C 大西洋? D印度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来自太平洋的湿润气流收到高山的阻挡不能深入。而东部低缓山地对大西洋气流阻挡作用不显著。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