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水的运动》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四)
A.甲河径流量夏季大于冬季 B.甲河干流易出现凌汛 C.冬季M地的沼泽有调蓄洪水的作用 D.甲地径流量峰值明显滞后于降水量峰值的主要原因是夏季蒸发旺盛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在30度附近,有热带沙漠气候(20-30度)和大陆西岸的地中海气候(30-40),图例中给出沼泽,可排除热带沙漠气候(20-30度),只能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30-40度),根据洋流分布规律,中低纬度大陆西岸为寒流,大陆东岸为暖流,寒流有高纬流向低纬度,自南向北,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根据其水系分布可判断为南美洲的秘鲁寒流。选B。
【小题2】根据图示,可推出该图为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所以甲河径流量冬季大于夏季,A错;受西风影响,温度大于0度,河流不会结冰,所以虽然河流是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但是温度大于0,就不会产生凌汛现象,B错;该河流域地形平坦,水网密布,多沼泽分布,有调蓄洪水的作用,当降水量最高时,由于有沼泽地调蓄作用,径流量峰值明显要晚,因此C对,蒸发旺盛不是径流量峰值明显滞后的原因。
考点:气候类型及其对河流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图》试题强化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