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地图》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十)
A.水土不易流失 B.修筑难度小 C.利于机械化耕作 D.便于灌溉施肥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的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甲区缓坡与陡坡相间分布,各占一定比重。缓坡可以开垦为梯田,陡坡可以植树种草,有利于水土保持。根据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水平梯田和反坡梯田的适合在陡坡面积小的坡面修建;坡式梯田适合在坡度相差小的坡面修建;缓坡与陡坡相间分布适合修建隔坡梯田。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修建反坡梯田可以改变水土流动的方向,能够有效的保持水土。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等高线判读、梯田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广西某地等高线图,该地山青水秀,水流常年奔腾不息。读图完成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有大小两个湖泊,其中有一个为壮丽的瀑布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该湖泊可能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该瀑布的高度可能为:
A.20m
B.50m
C.90m
D.120m
小题3:当地村民发现图示地区山青水秀,特别是每到夏季云雾缭绕。于是在甲、乙两个地方发展了农家乐,但每到冬季,就发现乙农家乐生意冷淡,其中可能的原因是:
A.乙所在地山高林密,视线不好,不利于欣赏风景
B.乙农家乐收费标准过高、服务质量不好,客人不愿意来
C.乙农家乐冬季光照条件不好,餐饮环境阴冷、光线阴暗,客人不愿意来
D.乙农家乐地势高,受冬季风影响大,导致餐饮环境阴冷,客人不愿意来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可见等高距为30米,根据等高线规律,①四周是120米是小的,说明①的数据范围是90-120米,比四周低,可能是湖泊;②周围是180米,也是小的,②的数据范围是150-180米,比四周低,可能是湖泊;③和④周围数据在两侧数值中是大的,③的范围是270-300米,比周围高,不可能成为湖泊;④的范围是150-180米,比周围高,不可能成为湖泊。①②同在山谷中,②的下游有陡崖,可能形成瀑布,B对。
小题2:该陡崖有两条线重合,根据(重合线条数-1)×等高距>△h≥(重合线条数+1)×等高距,可知陡崖高度范围为90>△h≥30米,瀑布的高度可能为50m,B对。
小题3:乙地在山谷,该山坡面朝西北,该地区等高线稠密,说明林木覆盖率高,夏季比较凉爽,面对小河与湖泊,是旅游的好去处;冬季太阳光照少,天气阴凉,就餐条件不好,C对;该地为常绿阔叶林不会冬季视线不好,A错;如果是费用问题夏季人也会很少,B错; 乙地为冬季风的背风地,不会受冬季风影响过大,D错。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同学在自行车上安装全球定位系统(GPS),并用每10秒自动记录一点的方式把自行车所到之处记录下来,再将这些资料上传到Google地球上展示,如下图。据此回答下题。
该同学在公路上行进过程中,GPS的点位记录如下图^91考试网路上黑点所示,最可能是该同学所骑道路的剖面图的是
[? ]
A.A
B.B
C.C
D.D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3分)
(2)AB河段的河流流向为 。 C处陡崖的相对高度是 。(4分)
(3)在图中画出可能发育的河流,并标注流向。(2分)
(4)当地拟在A、B两处中选择一处修建水库,试比较AB两处的建坝条件。(3分)
(5)甲、乙、丙、丁四个村镇中,哪一处发生滑坡的可能性最高,请说明原因。(3分)
参考答案:
(1)图示区域中间属盆地地形(1分)周围有山地(1分)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1分)。
(2)先由北向南,(1分)再向东南。(1分) 400≤H<800(2分)
(3)略(2分)
(4)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规模小。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注:此题最多给3分)
(5)丁处(1分)。原因:丁处附近等高线密集,(1分)该处的山体坡度较陡(1分),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
本题解析:
(1)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情况可以判断,中间低,周边高,500米以上为山地地形,中间为盆地地形。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
(2)根据指向标建立坐标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以得到河流流向为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
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公式“(n-1)×d≤△H<(n+1)×d”中,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C处陡崖的相对高度是400≤H<800。
(3)河流发育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4)大坝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口袋型”的洼地,或小盆地。也就是什么所谓的口窄肚大的地区,口窄工程量较小,肚大,蓄水量大。除此以外,还要避开地质断裂带。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规模小。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规模大。
(5)丁处等高线密集,坡度较陡,位于东南风的迎风坡,发生滑坡的可能性大。
考点:主要考查了等高线的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以“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考查了学生对图中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及等高线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困难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城市与地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