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下图是“某地区A、B两个城市化发展过程示意图”。分析A、B城市发展演变过程,完成下列问题。

(l)指出阶段Ⅰ中,A、B城市化处于什么阶段?
(2)分析阶段Ⅲ,A、B城市化的特点。
(3)比较阶段Ⅰ和Ⅲ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差异。
参考答案:
(1)郊区城市化。
(2)城市沿河流延仲;城市面积不断扩大;A、B城市相连,形成城市带。
(3)阶段Ⅰ:城市功能分区不明显,商业、工业、住宅混杂分布。阶段Ⅱ: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城市中心为CBD。
本题解析:
第(l)题.在阶段Ⅱ中,可以明显看出八、B周边地区用地发生变化,由原来的农业用地转变为城镇用地,属于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郊区城市化。
第(2)题.阶段Ⅲ中,A、B两城市连片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形成城市带。
第(3)题.从阶段Ⅰ与阶段Ⅲ的人口密度分布可以得出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直接影响城市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有
①不同的城市功能活动;②城市环境的优劣;③距离市中心的远近;④交通通达度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

[? ]
A、电影院、厂房、住宅、银行
B、零售店、电影院、厂房、办公室
C、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
D、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读长江下游地区某县城城市用地现状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此城市地域形态是?式,形成这态的主要原因是?
(2)该县城地价的变化特点是?,由此可见影响该县城地价变化的主要经济因素是?。
(3)A工业是与共和国同龄的化工企业,至今滞留原地的原因是?。
(4)简述A企业对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带来哪些负面影响?
参考答案:(1)集中?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便于规划;人多地少,节省耕地和投资
(2)由城中心和主干道向外递减?距离市中心的远近,交通通达性的高低
(3)工业惯性或搬迁费用高
(4)不利于第三产业布局和发展;不利于自身扩大增效;加重了城区环境污染和城市交通拥堵。
本题解析:一般平原地区有条件尽量使城市布局集中,便于管理且市政建设投资节省;地租水平的高低主要受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影响;若某工厂区位不合理,但仍留在那里,这是工业惯性,其原因很多,或是搬迁费用高、政府的影响,或是对当地经济考虑等;污染严重的工厂在市区内既增加自身生产成本,又污染市区环境,还会加重市区交通拥挤程度。
本题难度:简单
5、综合题 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读北京市略图(图1),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为北京的CBD,它没有分布在市中心是受________因素影响。②处布局居民区是为了________,居民区布局在此的有利因素主要是_______。
(2)影响北京空气质量的污染物主要是CO、NO2、S02和可吸人颗粒物等,3一4月份大气的首要污染物应是________。简要分析在上面图2中所示条件下,③处大气污染较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报道,由于近年暖冬,北京降雪较少,全市有17家利用人造雪营运滑雪场。请从资源利用的角度分析这种做法的弊端。
(4)根据北京市的城市环境状况,简述如何合理利用能源,以实现“绿色北京、绿色奥运”的理想目标。
参考答案:(l)历史?疏散中心城区过密的人口?交通便利
(2)可吸人颗粒物?③处工业、交通及城市建设扬尘使进人大气的污染物总量较多;逆温使污染物汇集于地面,扩散较难,加重了污染
(3)北京冬季缺水严重,人工造雪既浪费水资源,又浪费能源。
(4)①减少煤炭、石油的使用;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更多使用清洁能源;③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本题解析:(l)由于历史原因,北京中心是故宫,而不是CBD。(2)3一4月,华北地区降水少,多风沙天气,因此悬浮颗粒物是首要污染物。(3)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制冷也浪费能源。(4)答题时注意题干要求从能源利用着手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