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下图为“亚洲东部地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此时北半球为 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 风,其主要成因是 。(3分)
(2)此时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可能为阴雨天气是 ,原因是 。(3分)
(3)此季节,乌鲁木齐易发生 灾害;该季节月均温,四川盆地 (高于、低于)长江中下游平原,原因是 。(4分)
参考答案:
(1)冬(1分) 偏北风(1分)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亚欧大陆形成冷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1分)
(2)①(1分) ①地处于冷锋锋后,可能多锋面雨(2分)
(3)寒潮(暴雪、低温冻害、沙尘暴等)(1分)高于(1分)四川盆地北部的山地阻挡了冷空气南下(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中等压线分布,亚欧大陆上是高压中心,说明北半球为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偏北风,是 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亚欧大陆形成冷高压,海洋是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2)根据等压线的凸出方向,①是冷锋锋后,可能有阴雨天气。②③④位于高压脊处,没有阴雨。
(3)乌鲁木齐受冷高压控制,易发生寒潮或暴雪、低温冻害、沙尘暴等灾害。该季节月均温,四川盆地北部的山地阻挡了冷空气南下,所以四川盆地高于长江中下游平原。
考点:等压线图,常见天气系统特征及成因,区域主要灾害,不同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东亚和南亚地区某时期季风示意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反映的月份是
[? ]
A、1月
B、3月
C、7月
D、12月
2、图中①风向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气压差异
B、西风带形成的风向
C、信风带形成的风向
D、热带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风向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36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科纳克里的气温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10分)
几内亚铝土矿储量居世界首位,以出口原矿石为主。约2.5吨铝土矿生产1吨氧化铝。氧化铝可直接通过电解法冶炼金属铝。2013年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和几内亚签署了集矿山、氧化铝厂、内陆运输等设施的炼铝工业合作项目。
(2)从自然环境角度,评价几内亚发展炼铝工业的区位条件。概述几内亚发展炼铝工业对本国的有利影响。(10分)
(3)几内亚铝土矿石出口到英国,请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8分)
2014年埃博拉病毒在科纳克里爆发,该市面积450平方千米,人口约167万。城中有大量棚户区,区内房屋、道路杂乱无章,没有门牌号码。
(4)分析科纳克里难以控制埃博拉病毒传播的主要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特点:全年高温,年较差小,雨季较旱季气温低。(4分)
原因:地处低纬,暖流增温,雨季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气温较低,旱季反之。(6分)
(2)优势:铝土矿储量大,原料丰富;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4分)
劣势:地形复杂多山,交通不便。(2分)
影响:资源深加工,增加收入,提供就业机会,带动基础设施建设。(4分)
(3)方式:海洋运输。(2分)
理由:有海港,海运便利,铝土矿属于大宗货物,运输时限要求不高,海运运量大,运费低。(6分)
(4)人口密度大,经济落后,居住和医疗条件差,无法准确确定感染者位置。(8分)
本题解析:
(1)根据图中气候资料图,可判断当地气温特征。该地全年高温,年较差小,雨季较旱季气温低。从纬度位置和天气(降水时间分布)、洋流来解释。地处低纬,暖流增温,雨季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强,气温较低,旱季反之。
(2)铝土资源、能源、地形是影响铝业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条件。铝土矿储量大,原料丰富;河流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地形复杂多山,交通不便。
发展炼铝工业可提高资源开发力度,加大资源深加工,增加经济效益,带动相关产业及经济发展。
(3)铝土矿为大宗矿产,其运输方式可通过廉价的海运进行。有海港,海运便利,铝土矿属于大宗货物,运输时限要求不高,海运运量大,运费低。
(4)当地人口密集,经济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人们的防疫意识及措施不力等。
考点:影响气温的因素、工业区位因素、交通运输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图为2014年12月4日20时00分北太平洋部分海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在答题卡上画出图中E、F-线的天气系统剖面图,要求画出锋面,并标注出冷、暖气团及其移动方向。(4分)

(2)甲、乙两地纬度位置相近,气候特征却差异显著。结合图中甲、乙两地的气候统计资料,简述两地夏季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及其原因。(4分)
(3)读丙岛地形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和图中信息判断,在①、②、③三处中建造港口最优的应是何处?并简述在该处建港口的优势自然条件。(4分)

参考答案:(1)如下所示。

(2)差异: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乙地(为地中海气候)夏季较凉爽干燥。(2分)
原因:甲地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且沿岸暖流增温增湿;乙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下沉,且沿岸寒流经过,降温减湿。(2分)
(3)②处。(1分)位于海湾中,风平浪静,港阔水深(便于船只航行和停泊)(1分);位于热带地区,水面不封冻(1分);沿海地形平坦,便于筑港(1分)。
本题解析:
(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E处为冷锋天气,F处为暖锋天气,冷气团冷而重,位于锋面之下,暖气团暖而轻,位于锋面之上,且锋面坡度冷锋大于暖锋,冷锋冷气团为直箭头,暖锋冷气团有回转。
(2)甲为日本,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而乙地为30°N-40°N北美洲西岸,属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其成因可以从大气环流不同(甲地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而乙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和洋流性质不同(甲地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乙地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来分析即可。
(3)港口建设的自然条件需港阔水深,避风,适宜泊船;图中港口位置建在②处,该处水深,位于海湾处,风浪小,沿海地形平坦,位于热带,水面不封冻。
考点:冷暖锋分析;气候成因及特征;港口建设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局部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甲地位于大陆西岸)。

【小题1】此季节甲地( )
A.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B.盛行西南风
C.气候炎热干燥
D.受太阳直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