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关于时区或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全球共划分12个时区,东边的区时总比西边的区时早
B.西五区比西四区早1小时
C.“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
D.我国把"北京时间"作为东部平原地区的标准时间
2、单选题 图中大圆为晨昏圈,图示部分为昼半球,A.B.C.D四点的坐标分别为A(0°,0°).B(0°,180°).C(41°N,22.5°E).D(41°N,157.5°E),E点的经度为15°W.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由C至D的最近航向为(?)
A.先向北再向南
B先向南再向北
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小题2:E点的昼长为(?)
A.14小时
B.18小时
C.9小时
D.12小时
3、单选题 古希腊数学家埃拉托斯芬想出一个巧妙的主意来测量地球的周长。埃拉托斯芬生活在亚历山大城,在这座城市正南785千米处,有一座和亚历山大城同在一条子午线(30°E)上的城市塞尼。夏至日正午12点,阳光直射塞尼城中一口枯并底部的同时,埃拉托斯芬在亚历山大城使用木竿和量角器精确计算出了地球的周长(图中∠1为7.2°)。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埃拉托斯芬计算出的地球周长是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9250千米
B.399960千米
C.39600千米
D.40000千米
E.计算的地球周长大于地球的赤道周长
F.此刻E地和亚历山大城所看到的太阳方位相反
G.此日过后∠1将会缩小
H.该日E地和亚历山大日出日落方位相同
4、综合题 该图示意某日昼夜分布状况,地球扁率忽略不计。图中虚线表示北极圈,此时D点地方时为6时。读图回答问题。

(1)用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此时表示的是_____月_______日前后。
(2)N、C之间的距离约为____________千米。若此时世界时是0时,则C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
(3)请描述图示季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并说明这种天气的成因。
5、单选题 图4为甲地某时间段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图,A、B数值为一年中的最大值,且A到B的时间差为三个月,甲地在C日的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世界标准时)3:40和16:20,甲地位置可能为:

A.23.5°N,35°E?
B.66.5°N,0°?
C.12°S,30°E?
D.12°N,3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