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2020-01-16 08:13:23
【 大 中 小】
|
1、综合题 (28分)新西兰是太平洋西南部的一个岛屿国家。面积26.8万平方千米,人口439万。该国资源环境独特,经济发展水平高。 根据新西兰概况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1)当北京时间2012年2月27日20时,新西兰首都的区时是2012年2月?日 ?时。该日新西兰昼夜长短状况是?。(4分) (2)新西兰河流众多,河川径流的补给以?为主。该国也多火山地震,因而拥有的新能源是?。(4分) (3)分析图中甲、乙两地降水的主要差异及原因。(6分) (4)新西兰是世界上畜牧业生产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是重要的羊毛及羊肉输出国。根据位置、气候、地形、人口等要素简要分析其畜牧业生产的有利条件。(10分) (5)据研究,太阳紫外线辐射强是导致皮肤癌的原因之一,该国南岛东部地区是世界上皮肤癌高发地区之一,从大气环境方面分析其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27(28)(1分)? 24(0)(1分)?昼长夜短(2分) (2)降水(雨)(2分)?地热能(2分) (3)差异:甲地降水量远大于乙地。(2分) 原因:甲地位于西风带迎风坡,多地形雨;(2分)乙地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2分) (4)①国土大部分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冬暖夏凉,年降水丰富且分配比较均匀,为多汁牧草生长提供了热量(2分)和水分条件(2分) ②多山地和丘陵,(2分)地广人稀(2分)天然牧场广布,经营规模大;(2分) ③位于南半球,农产品生产与供应与北半球具有季节互补性。(2分) (5)①南岛东部地区处于高大山脉背风坡,云量少光照强烈;(2分) ②靠近南极地区,臭氧层稀薄;太阳紫外线辐射在当地较强。(2分)
本题解析: (1)读图可知,新西兰首都位于175°E,东十二区,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相差4个时区,即相差4个小时,向东求时间,要加4个小时,所以新西兰首都区时是2月27日24时,或者说是2月28日0时? 根据图示的纬度可知,新西兰位于南半球,2月份南半球是夏季,昼长夜短。 (2)读图,从纬度来看,新西兰主要位于盛行西风带,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从海洋上带来丰沛的水汽,导致这里降水多,河流以大气降水(雨)补给为主。 火山地震多的地带,岩浆活动也多,所以地热能丰富。地热能是清洁能源,新能源。 (3)读图,根据河流流向判断,岛屿中部地势较高,有山脉。这里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甲地位于西风带迎风坡,多地形雨,降水多;乙地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所以甲乙两地的差异是:甲地降水量远大于乙地。 (4)①从纬度位置看,新西兰国土大部分位于盛行西风带,从海陆位置看,该国是岛国,四面临海,受海洋影响大。该国气候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冬暖夏凉,年降水丰富且分配比较均匀,为多汁牧草生长提供了热量、水分条件。 ②该国河流短小,但数量众多,所以地形应多山地和丘陵。国土面积26.8万平方千米,人口仅439万,地广人稀,天然牧场广布,有利于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经营规模大。 ③该国位于南半球,农产品生产与供应与北半球具有季节互补性,有利于打入、占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市场。有广阔的海外市场。 (5)①南岛位于盛行西风带,东部地区处于高大山脉背风坡,降水少,云量少,光照强烈,紫外线辐射强。 ②南岛更靠近南极地区,南极地区有臭氧空洞,所以这里的臭氧层稀薄,太阳紫外线辐射在当地较强。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与甲乙丙丁四国特征相符的是(? ) A.澳大利亚、索马里、日本、印度 B.印度、日本、澳大利亚、索马里 C.日本、印度、索马里、澳大利亚 D.索马里、澳大利亚、日本、印度
| 小题2:图中箭头所示,最有可能的是(? ) A.①表示劳动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B.②表示资源和能源的输出 C.③表示技术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D.④表示资金密集型工业的转移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 小题1:四个国家中,人均GDP最高的为日本和澳大利亚,而澳大利亚人口密度小,故甲国是澳大利亚;与索马里相比,印度的人口密度较大,故丁国是印度。 小题1:根据上题结论,③表示日本向印度转移技术密集型工业。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亚洲地势的总体特点表现为 A.西高东低,呈阶梯状下降 B.中部高、四周低,高差较大 C.东南高、西北低 D.自西北向东南降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日本是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岛国。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东亚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是? (? ) A.地跨寒、温、热三带 B.终年受东北信风影响 C.地形复杂多样 D.亚洲与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
小题2:下面对日本的正确叙述是(? )
①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土山,位于四国岛?
②日本最著名的海港是横滨和京都
③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较多
④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是国内丰富的人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优良的港湾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小题3:关于日本农业的正确叙述是(? )
①农民多采用大型农业机械?②精耕细作,单产很高
③侧重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④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小题4:关于日本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一次性筷子的原因说法错误的是(? )
A.日本政府和公民环境意识强
B.日本工人工资高,生产一次性筷子的经济效益差
C.日本无森林资源
D.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工业是劳动密集型工业
小题5:关于日本和新加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和新加坡都利用了本国的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
B.两国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
C.日本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渔场
D.旅游业收入是新加坡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C
小题5:C
本题解析:
小题1: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面临的是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非常显著,使东亚成为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
小题2:日本著名的活火山富土山,位于本州岛;日本最著名的海港是横滨和神户;所以①②是错误的。答案选③④。
小题3:关于日本农业的叙述,日本是岛国,多低山丘陵、平原面积狭小,农民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农业主要的农作物是水稻,水稻种植业需精耕细作,单产很高;侧重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正确的是②③。
小题4:日本从发展中国家大量进口一次性筷子的原因是因为生产一次性筷子的工业是劳动密集型工业;日本工人工资高,生产一次性筷子的经济效益差;日本的森林资源非常丰富,日本政府和公民环境意识强。错误的是C。
小题5:日本和新加坡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都利用了本国的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旅游业收入是新加坡外汇的重要来源之一。日本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道渔场。不正确的是C。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当地时间2006年2月26日,第20届冬奥会在意大利都灵奥林匹克体育场落下帷幕。23时(区时)整,下届冬奥会举办地加拿大温哥华市市长从奥委会主席手中接过奥林匹克五环旗。读两城市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都灵和温哥华的越野滑雪场应分别建在(?)
A.阿尔卑斯山脉附近.海岸山脉附近
B.阿尔卑斯山脉附近.落基山脉附近
C.斯堪的纳维亚山脉附近.安第斯山附近
D.亚平宁山附近.落基山脉附近
小题2:都灵和温哥华冬季的降雪主要来自(?)
A.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
B.大西洋上的暖湿气流
C.冬季风引起的冷锋天气
D.西风带来的湿润气流
小题3:都灵附近河流(?)
A.径流变化较大
B.结冰期长
C.汛期出现在夏季
D.属于内流河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A
本题解析:
小题1:都灵位于意大利靠近阿尔卑斯山脉的地方,温哥华位于加拿大海岸山脉附近,故它们的滑雪场应分别建在阿尔卑斯山脉附近、海岸山脉附近。
小题2:都灵的雪主要来自于西侧大西洋上的水蒸气,温哥华则来自于西侧太平洋上的水蒸气,它们都是西风带来的。
小题3:都灵位于地中海沿岸,受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故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冬季气候温和,河流无冰期,汛期出现在冬季,河流多为外流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