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地理——旅游地理】(10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春节既是我国重大的传统民族节日,也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据统计,春节期间是我国东北地区和海南岛一年中旅游最主要的旺季。
(l)从上述材料可知,旅游具有明显的 和 特点。(2分)
(2)运用相关知识,分析东北地区和海南岛对我国旅客具有强烈吸引的主要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地域性(区域性)季节性(2分)
(2)春节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值寒冬,而海南岛基本不受冬季风影响(2分),一片热带风光,成为冬季享受阳光、畅游海水、避寒的好地方(2分)。)而东北地区气候严寒(2分),出现了南方地区难得一见的冰雪风光(2分)
本题解析:
(1)旅游资源的特点。
主要特点
含义
多样性
①自然环境的地域差异,形成千差万别的自然旅游景观;②各地由于历史、文化背景和民间习俗的不同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又造成各地文化旅游景观各不相同,③人们的旅游动机复杂多样
地域性
不同地域的旅游资源往往具有不同的特色
观赏性与吸引性(非凡性)
①自然和人文要素是否富有观赏价值和吸引功能是旅游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本质特点。②观赏性越强、吸引力越大、旅游资源的价值也就越高
不可移动性
?
重复使用性
?
可创造性
旅游市场比较发达而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创新旅游资源的必要性和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图中资料“春节期间”说明旅游资源的地域性季节性。
(2)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可以吸引游客。春节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正值寒冬,而海南岛基本不受冬季风影响,一片热带风光,成为冬季享受阳光、畅游海水、避寒的好地方。而东北地区气候严寒,出现了南方地区难得一见的冰雪风光。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有关问题。(第一问2分,第二问1分,第三问6分,共9分)

(1)从图中可以看出旅游活动是____________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的消费形式。
(2)a对于A,b对B的相对平移,说明旅游需要的构成与一般需要的构成关系是__________。
(3)B、b与A、a曲线的形态差异,说明: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超出人类生存需要的较高层次
(2)与日常生活中一般需要的构成是同型的,但又整体地处于提高的层次
(3)A、a曲线说明: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人类的全体生活主要被饮食、居住、穿用等生活需要和安全需要所困扰,生活需要成了生活中最主要的内容。? B、b曲线说明:社会进入较为富裕的阶段,并能赋予个人一定的自由时间,旅游需要才融入人类的需要系统,旅游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
本题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读懂图,弄清图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反馈教材中的有关知识,用简练的语言回答有关问题。通过本题,可以使我们明确旅游活动是超出人类生存需要的较高层次的消费活动,不同时期生产力水平的不同,同一时期生产力水平的差异,都会给旅游活动发展带来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项属于旅游活动范畴的是
? ①家庭休闲活动 ②交通和商务 ③度假观光
? ④采风问俗? ⑤人口迁移 ⑥工农业生产
? ⑦狩猎考察 ⑧北极探险
[?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⑦⑧
C、⑤⑥⑦⑧
D、②④⑥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苏州成为旅游特色城市是因为?(?)?
A.交通发达,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B.工业发达,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C.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独具特色
D.特色农业发展迅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苏州的自然山水与园林建筑独具特色,使其成为旅游特色城市。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许多奥运场馆成为旅游的好去处,这体现出旅游资源的?(?)
A.多样性
B.可创造性
C.非凡性
D.长存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随着旅游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人们根据旅游者的需要,有计划主动建设和创造了大量旅游资源,许多奥运场馆成为旅游的好去处,这体现出旅游资源的可创造性。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