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
? 据在南极考察的美国科学家考证,阿德利亚企鹅通常喜欢在海面浮动冰山的顶部群居生活。据统计,南极的平均气温近50年来升高了2.5℃,导致浮动冰山顶部的大量积雪融化,淹没了企鹅赖以产卵和孵化幼仔的地方,致使企鹅数量剧减。南极地区的阿德利亚企鹅数目已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了目前的9000对左右。
(1)上述材料所反映的是全球大气环境的什么问题?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问题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的影响,除资料中显示的内容外,还有哪些方面??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如何来缓解上述问题带来的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问题。
(2)人为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人类大量地毁坏森林植被。
(3)引起积温变化,影响农业生产,引起降水和干湿状况的变化,导致旱涝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增加;加
? 剧水资源的不稳定性和供需矛盾。
(4)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一方面减少排放,另一方面植树造林,加快二氧化碳的吸收,也可以
? 采取工程措施,如加快沿海地区防护堤坝的建设,防止海水入侵;还可以有计划地培育、改良农作物
? 的品种,以适应逐渐变化的气候环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1.据图判断,影响北水南调的制约因素是2.该调水工程给沿线地区带来的最大生态问题可能是
A.沿途多岩溶地貌,水下渗严重
B.沿途排污量大,水质较差
C.地势南高北低,需逐级提水
D.沿途全年高温,蒸发量大
E.某些物种灭绝
F.土地盐碱化
G.土地荒漠化
H.水土流失
参考答案:1. C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根据图示的信息和北水南调的线路分布判断,沿线地势南高北低,故向南调水需要逐级抽水,耗电量较大。
2.沿线地区位于30°--40°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影响,夏季高温少雨,故该调水工程可为沿线的农业生产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但若不合理灌溉则可能导致土地盐碱化。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基础性较强,抓住图示的地势、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准确判断地势高低分布和气候类型分布是解题的关键,进而结合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至19日,有190多个国家参与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在经历复杂曲折的协商后,发表了以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为主题的《哥本哈根协议》。
材料二:1979年和2005年北冰洋冰雪覆盖面积的卫星照片(下图)。

材料三:下表为2005年各国GDP与碳排量情况(部分)。

(碳均GDP指单位二氧化碳的GDP产出水平)
(1)与1979年相比,2005年北冰洋冰雪覆盖面积___(变小或变大),这种变化将导致下垫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____(减少或增多),从而进一步造成北极地区气温升高。
(2)极冰融化造成海平面升高,图瓦卢、马尔代夫等国家面临“灭顶”之灾。从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看,工业化国家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的做法,违背了权利的观念、_____的观念和______的观念。
(3)根据材料三,2020年四国的碳均GDP指标将______(上升或下降),四国的碳均GDP数值最低的将可能是______。
(4)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碳均GDP的差距,我国可采取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变小;减少
(2)公平;环境
(3)上升;中国
(4)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 2009年12月19日,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在经过漫长的讨论后闭幕,会议未能达成协议,但是同意“记录”美国、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共同提出的哥本哈根协议。该协议设定了全球变暖不超过2℃的目标,并重申了富国在2020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帮助穷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1)根据全球变暖成因与危害之间的关系,填出表格中各字母所表示的内容。

?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我国是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推动本次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取得进展,中国政府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宣布了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中国自主节能减排,促进环境保护,既是为全人类作出重大贡献,也是对自身负责。这主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原则。
参考答案:(1)毁林燃烧;矿物燃料;极冰融化;沿海低地被淹
(2)能源消耗量大,矿物能源(煤、石油、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高;提高能源利用率,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重,发展清洁燃烧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等
(3)公平性;共同性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芬瑟岛,是世界上最大的沙岛,总面积1630平方千米(如图所示)。岛上分布的沙漠在世界最古老沙漠中面积最大,现在仍然保留着3万年前的风貌;同时还分布着世界上唯 一生长在沙地上的雨林植被。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关于芬瑟岛上沙漠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地质变化和海浪堆积作用而形成的
B.是全球变暖,降水减少的结果
C.因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而形成
D.受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的影响而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