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区主要农作物不同状况生产潜力递减柱状图(单位:千克/公顷),回答1—3题。? 

1.该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最主要限制性条件是 
[?]
A.光照
B.降水
C.热量
D.土壤 
2.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最主要优势条件是 
[?]
A.光照
B.降水
C.热量
D.土壤 
3.该地区目前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可能是 
[?]
A.小麦
B.玉米
C.大豆
D.水稻
 
	参考答案:1.C
2.A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我国某果品(苹果)企业发展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简述该企业2002年与1992年相比在产品销售方面的主要变化:
(2)生产基地①是欧洲市场最为走俏的某苹果品种的全世界第四块优生区,该区域发展苹果种植业的气候资源优势是     ;其他优势是    
(3)基地①相对于基地②不利的自然条件是 ? 
(4)企业总部选址北京主要考虑的区位因素是?
(5)该企业的经营模式是:公司+基地+农户+市场,有关该企业经营模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将选项代号填在括号内)(  )
A.该模式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专业化
B.市场决定了基地的苹果生产品种和规模
C.农户是基地的核心 
D.加大科技投入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参考答案:(1)1992年产品以内销为主,2002年产品销售上内销和出口并重 
(2)太阳辐射强,气温日较差大(答出其中一项即可)
(3)降水少,水资源贫乏
(4)技术、信息优势
(5)C
	本题解析:农产品要有更大的市场,不仅要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质量,还需交通、信息等社会经济因素的不断改善。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为青藏高原降水量分布图,图2为青藏高原地形剖面示意图。


材料二?青藏高原一般海拔在4 500米以上,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一般在-4℃以下,高原上多山地冰川,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植被以高寒荒漠为主,局部地区有高寒草原。东南边缘海拔较低的河谷中四季温暖,降水较多。
(1)高原东南部适宜发展河谷农业,其有利条件是什么?
(2)高原南部水能资源丰富,简述其主要原因。
(3)我国在高原东部建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区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1)热量、水分条件好。
(2)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落差大。
(3)保护水源地的生态系统。
	本题解析:
第(1)题,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气温低、热量不足,而河谷地区海拔低、气温高、灌溉水源充足,利于发展农业。第(2)题,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河流的流量、落差两个方面分析。第(3)题,建立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保护水源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影响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排序正确的一组是
①北京郊区的乳畜业②海南岛的橡胶生产
③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④江南丘陵的茶叶
[?]
A.①市场②热量③光照④土壤
B.①热量②水源③市场④交通
C.①土壤②政策③科技④市场
D.①地形②市场③水源④热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形成农业生产地域性特点的原因是(? )
A.各地自然、经济技术条件和国家政策的差异性
B.动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季节性
C.农作物生长具有周期性
D.不同生物生长发育要求的自然条件不同
 
	参考答案:AD
	本题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农业生产地域性特点的成因,要求学生能够从自然、社会经济等方面全面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