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水的运动》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2020-01-16 08:22:10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图为长江流域一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图,流入为正流出为负。读图回答各小题。
 小题1:引起该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有 ①流域内降水变化?②湖水流向变化 ③上游地区植被破坏?④当地围湖造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小题2:关于该湖泊的叙述正确的是 A.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 B.航道深度增加,湖泊航运条件得以改善 C.TSS通量为负值时,湖水补给河水 D.河流枯水期时,TSS通量以流入为主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图示为长江流域的一湖泊,属于季风气候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夏季为丰水期,河流的水位高于湖泊,则河流补给湖泊,河流会带来泥沙注入湖泊,湖泊TSS通量为正值;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湖泊补给河水,湖泊水含的泥沙量小,湖泊TSS通量为负值。因此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与流域内降水变化 、湖水流向有关。 小题2: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湖泊补给河水,湖泊水含的泥沙量小,以流出为主,湖泊TSS通量为负值。湖泊的泥沙淤积会影响通航能力,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调节洪水的能力,因此A、B有误。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0分)洋流是大规模流动的海洋,水体它全球的热量平衡起着重要作用。读图回答问题。
 (1)读图甲判断,该海域位于 半球;该洋流(虚线所示)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 。按照寒、暖流的分类,该洋流是 流,它对沿岸气候能够起到 、 的作用。 (2)图甲虚线所示的洋流朝 (方向)流动。在图乙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图甲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 海区。 (3)解释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并按时针方向说明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3分)
参考答案: (1)南;高;暖;升温 增湿 (2)南;① (3)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亚欧大陆形成热低压,造成亚欧大陆和印度洋的气压差,形成西南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带冬季北移,越过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右偏加强了西南风。
本题解析: (1)由图知:海水温度北高南低,故为南半球,根据等温线弯曲形状可知为南半球的暖流,流经海区水温比同纬度附近海区水温高,对沿岸气候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2)左图虚线所示的洋流朝南流动。在右图所示的①、②、③、④四海区中,左图表示的海域可能出现在①海区。①海区为南半球的马达加斯加暖流。 (3)北印度洋西南季风形成的原因是由于海陆热力差异,夏季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造成印度洋与亚洲大陆之间的气压差异,形成西南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随着风带的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加强了西南风。受盛行风向的影响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流动的方向是顺时针流动。 考点:等值线判读、洋流、季风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地理现象中直接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是 ①长江? ②大西洋上未登陆的飓风? ③东南季风? ④塔里木河河水蒸发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最终能够注入海洋的河流参与海陆间水循环。未登陆的飓风没有陆地参与,塔里木河未能注入海洋,都不属于海陆间水循环。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地区建有大型水库,水库建成后对水循环的各环节可能造成的影响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库区下渗加强,周边地下水位上升 B.库区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C.库区受热力环流影响,冬季降水减少,夏季降水增加 D.库区下游河流径流量变化幅度减小 2.在F处建有一座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看其作用类似于 [? ] A.海陆间大循环? B.跨流域调水 C.水库? D.地下水补给湖水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伏尔加河主要流经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题。
 从水循环的过程中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循环?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据图可看出伏尔加河流域位于较高纬度,气温较低,蒸发作用弱,①表述错误;因欧洲西部平原宽广,根据所处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处于西风带,来自大西洋的西风能给该流域带来一定降水,形成补给水源,②表述正确;伏尔加河注入里海(世界上最大的湖泊),属于内流河,主要参与陆地循环,③表述正确;由于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带来充足的降水,流水的侵蚀、搬运、沉积等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坦,而不是高低不平,④表述错误;所以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