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试题《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A.甲处多气旋雨 B.乙处受热力因素形成高压 C.丙处海拔可达17千米 D.③风带控制下一定晴热少雨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C
【小题5】C
本题解析:
【小题1】若为热力环流,则图示甲处盛行上升气流,故判断甲处气温高于乙处,且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温越低,故甲处气温最高,A正确;气压分布的基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高空,气压越低;水平方向上,风向始终由高压指向低压,故丁处气压最低,B正确;图示①为近地面的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而③为高空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故C项错误。结合水平气流方向判断,甲地气压低于乙地;丙地气压高压丁地,故甲丙之间的气压差异小于乙丁之间,D正确。
【小题2】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圈,甲乙为下垫面,则甲处盛行上升气流,判断为赤道低压带;由于赤道附近没有地转偏向力,故不能形成气旋,A错误;赤道附近气温高,故对流运动旺盛,对流层可达17—18KM,C正确;乙处盛行下沉气流,判断为副热带高压带,是由于动力原因而形成的热高压带,B错误。③风带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一般晴热少雨,但若从海洋吹向陆地(如非洲南部),也可能出现多雨状况,D错误。
【小题3】若此图代表海陆间水循环,甲乙为下垫面,则甲处应表示海洋,④表示水汽蒸发,同时形成丰富的降水,A错误;局部地区一定的时间里,不一定水量平衡,故B错误;沿海地区的降水不一定大于内陆地区,C错误;③表示径流,受重力作用影响,径流始终由地势高处向地势低处流,D正确。
【小题4】若此图为某海域大洋洋流环流圈,呈顺时针方向运动,画出全球大洋环流模式图,则该环流可能为北半球的中低纬环流,A正确;③处纬度最低,故水温最高,B正确。丙地应有寒暖流交汇,故温差较丁地大,故等水温线分布较密集,C错误;④位于副热带海区,且有沿岸的暖流流经,故盐度最高,D正确。
【小题5】若此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并应表示岩浆冷凝作用而生产岩浆岩;丁应表示沉积岩;在地壳循环中只有沉积岩和变质岩可以直接相互转化,而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生成,岩浆也只能生成岩浆岩,故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大气运动、物质与能量循环和读图综合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考点较多,但多为基础性试题,解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①结合热力环流判断气压和气温的分布规律;②掌握近地面和高空风向的差异;③掌握三圈环流的基本概况和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④掌握水循环的基本概况;⑤掌握岩浆与三大类岩石的转化关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大气中的臭氧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
A.紫外光
B.可见光
C.全部
D.红外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臭氧能强烈吸收紫外线。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甲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乙图为某地晴天和阴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填写甲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3分)
A B C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热量来源是 (填字母);全球变暖与 (填字母)过程增强有关。(2分)
(3)我国青藏高原的纬度与四川盆地相差不大,但年太阳辐射总量却比四川盆地高得多,据甲图所示原理分析其原因?(2分)
(4)①、②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 ,据甲图所示原理说明判断理由。(3分)
参考答案:(1)太阳辐射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3分)
(2)B C (2分)
(3)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且多晴朗天气,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2分)
(4)②(1分) 阴天时,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气温比晴天时低;夜晚大气逆辐射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气温比晴天时高(2分)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太阳将能量传递到地面是太阳辐射,地面将能量传递到大气是地面辐射,大气将能量传递到地面是地区逆辐射。(2)大气的直接热源是来自地面,全球变暖与大气逆辐射有关。(3)青藏高原太阳能辐射丰富的原因从海拔、地形方面结合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4)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分析晴天与阴天的气温变化特征。
本题难度:困难
4、填空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2分)
(1)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比较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高低 ;甲的热力状况是 (受热或冷却)。该环流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 。(3分)
(2)若该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判断甲、乙哪一个是城市 ,并说明理由 。(2分)
(3)若该图为北半球二分日中的中纬环流,请写出甲、乙的纬度:甲 ;乙 。并说出②的近地面的风向为 风。(3分)
(4)若该图为大西洋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请判断该海域所处半球 (南或北)。并写出图中数字代码所代表的洋流名称:① ;③ ;④ 。(4分)
参考答案:
(1)甲>乙>丙>丁 冷却 冷热不均(近地面的冷热不均)(3分)
(2)乙 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热源)或盛行上升气流(2分)
(3)30 ºN 60 ºN 西南 (3分)
(4)北 加那利寒流 墨西哥湾暖流 北大西洋暖流(4分)
本题解析:
(1)若该图为热力环流示意图,在水平方向上,空气由高压区吹向低压区。在竖直方向上,海拔高,气压低。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高低是甲>乙>丙>丁。甲处的气流是下沉,所以热力状况是冷却。该环流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冷热不均或近地面的冷热不均。
(2)若该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城市人口、工业密集,气温高,是上升气流。判断乙是城市。判断依据是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是热源,盛行上升气流。
(3)若该图为北半球二分日中的中纬环流,甲处是下沉气流,应是副高控制区,所以甲的纬度是30 ºN 。处是上升气流,应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控制区,纬度是 60 ºN 。②的近地面受向可的地转偏向力影响,风向为西南 风。
(4)若该图为大西洋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根据环流呈顺时针方向,判断是北半球的环流。图中数字代码所代表的洋流名称①是加那利寒流,③ 墨西哥湾暖流,④是北大西洋暖流。
考点:热力环流、城郊环流、三圈环流的特征,洋流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根据下面的气温、降水统计图,判断全年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下面的气温、降水统计图,可知甲地为地中海气候,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的,乙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的影响,丙丁地为季风气候,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
点评:本题以气温、降水统计图为素材,考查了气候类型的判断,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各种气候的成因与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自然环境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