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十)
简述你的理由。(3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地质剖面及水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地质构造分为:皱褶(背斜、向斜)和断层。皱褶形成的地形一般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倒置的地形: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图中M为向斜山,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为外力侵蚀地貌。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N为岩浆的侵入作用;N发生在F之后,M的形成于②流水作用有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①②③④对应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A.①——变质作用
B.②——外力作用
C.③——重熔再生作用
D.④——沉积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图中①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②是裸露于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沉积岩、③是已形成岩石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岩、④是各类岩石重熔再生形成岩浆,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岩石圈物质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34~35题。
小题1:①②③④代表岩浆岩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代表外力作用的字母可能是
A.a或b
B.b或c
C.c或d
D.d或a
参考答案:小题1:D
小题1: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循环。
小题1:根据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故判断③为岩浆,则④为岩浆岩。
小题2:结合上题分析,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可能是①或②,故判断外力作用为c或d。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2分)
⑴ 图中A、B、C和岩浆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其中A表示?岩。
⑵ 图中的①②③④构成水循环类型的(? )
A.陆上内循环? B.海上内循环? C.海陆间循环? D.地壳循环
其中②表示的环节是?。目前人类最易施加某种影响的环节是?(数字)。
⑶ 水循环能将水圈、生物圈、?、?四大圈层联系起来。
(4) 从地质构造看,甲处属于??,而乙处则属于??,其中甲处形成图示地表形态的原因是??。
(5) 如果在该地区的甲、乙、丙三处进行钻井,有可能在?地找到石油或天然气,如果该地区要修建一条地下隧道,甲、乙、丙三处中应选择?地。
参考答案:(1)岩浆?
(2)C?水汽输送?④
(3)大气圈?岩石圈?
(4)向斜?断层?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
(5)丙?丙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及水循环和读图分析能力。(1)图示A由岩浆生产,判断为岩浆岩。(2)图中的①②③④反映水在海洋和陆地之间循环流动,故判断属于海陆间大循环。其中②表示海洋水汽送往陆地的水汽输送环节;人类影响最多的是地表径流环节。(3)水汽输送属于大气圈;下渗和地下径流涉及岩石圈。(4)图示甲处中间岩层向下凹,判断为向斜;乙处岩层断裂、错位判断为断层。甲处形成的地貌为山地,主要从向斜的外力作用分析。(5)背斜储油,挖隧道应选择背斜,背斜的拱形弯曲可起支持作用,符合力学原理,不易塌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球》考点预测(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