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高度关联图,据图完成下面几题。
1.根据图中a、b、c、d各点判断,正确的是2.关于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纬度比c点低
B.b点海拔比c点高
C.c点纬度比d点低
D.d点地势比a 点低
E.同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一样
F.同一经线地区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G.海拔高度相同,低纬度地区自转线速度小于高纬度地区
H.纬度位置相同,海拔高的地区自转线速度大于海拔低的地区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地球自转线速度取决于地心和地表的距离,一般的说,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高度越高,线速度越大,主导因素是纬度,其次是海拔高度。
2.影响地球自传线速度的因素有纬度和海拔高度,主导因素是纬度,在海拔高度相同的情况下,地球自传线速度与纬度成反比。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地球自传线速度与海拔高度成正比。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下图中a、b、c、d四条曲线分别表示A、B、C、D四个地点全年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读图回答:

(1)A、B、C、D四个地点按纬度值的大小,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2)四个地点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的幅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
(3)7月上旬四个地点中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是?,此后10天中白昼时间逐渐增长的地点是?。
参考答案:(1)cdab(2)cdba(3) bdac ac
本题解析:从图中可以判断a地为南回归线,b为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c为南极圈,d为北回归线到北极圈之间的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为甲乙两地,6月22日和12月22日等高旗杆正午的影长及朝向,据此回答问题。

甲乙两地对比?(?)
A.甲地有阳光直射现象,乙地则没有
B.6月22日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乙地
C.12月22日甲地昼长大于乙地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于乙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知识的综合运用。由题意和图可知甲地冬至日影子朝北(太阳在甲的南边)夏至日影子朝南(太阳在甲的北边)且冬至日影子要长,甲地一年中影子有朝南和朝北的现象,因此甲地的纬度范围应为0°-23.5°N,同理乙的纬度范围0°-23.5°S,由于甲地12月22日的影子比乙地6月22日的影子要长,所以甲的纬度高于乙的纬度。因此正确选项为B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图回答1~2题。

1.当晨昏线处在EF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赤道上昼夜平分
B.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
C.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D.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
2.当晨昏线从CD→AB之间的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
B.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
C.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D.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小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以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如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地球上某种资源的分布,箭头表示洋流。根据图中提供信息,回答题。

小题1:若人类不合理利用分布于图示阴影区的资源,将可能会出现
A.能源供应紧张
B.酸雨现象更加严重
C.喜马拉雅山的雪线上升
D.臭氧层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