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列四种房屋建筑,反映四种不同的建筑文化,也反映了我国自然环境的地区差异。读图,回答1~4题。
? 
1、下列四图中,能反映当地气候湿润、降水丰富的自然环境特点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下列地理现象;与图乙地区地理特征无关的是
[? ]
A、天山牧场
B、风蚀城堡
C、矿产资源
D、居民点呈带状和点状分布
3、位于丙图地区边缘的山脉是①阴山山脉②太行山脉③大兴安岭④秦岭山脉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丁图所在省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分别是
[? ]
A、青稞和瓜果
B、小麦和甜菜
C、杂粮和棉花
D、水稻和甜菜
参考答案:1、A
2、C
3、D
4、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南极地区略图”,回答问题
1.图中的海洋①是2.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⑦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E.有极昼极夜现象
F.位于东半球
G.位于西半球
H.附近的半岛是马来半岛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南极地区的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故图示①位于150°W---120°W,应位于太平洋海域。
2.图示⑦为我国的长城站,位于乔治王岛上,该科考站位于极圈以外,故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结合经度位置位于60°W附近,故判断位于西半球。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南半球的自转方向,判断经纬度位置,进而确定海陆位置和半球位置,注意自转方向与经度变化之间的关系:顺着自转方向东经度数增加,西经度数减小。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下面景观图回答各题。
1.图中钟乳石、石笋和石柱的形成主要原因是2.我国最早较全面揭示该地形景观各种特征的著作是
A.流水溶蚀
B.流水堆积
C.冰川刨蚀
D.风力堆积
E.《山海经》
F.《水经注》
G.《梦溪笔谈》
H.《徐霞客流记》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图中钟乳石、石笋和石柱属于喀斯特地貌,成因是流水的溶蚀作用。
2.我国最早较全面揭示该地形景观各种特征的著作是《徐霞客流记》。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四大地理分区示意图,回答题。
1.下列关于自然景观的叙述,属于④区:2.制约③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3.有关图中①、②区域分界线地理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B.降水稀少,沙漠众多
C.河网密布,水运发达
D.地势坦荡,土壤肥沃
E.科技条件
F.地形条件
G.光照条件
H.水源条件
I.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G.一月0℃等温线
内外流域的分界线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参考答案:1. A
2. D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的 地理位置,④位于我国青藏高原,地势高,故气候高寒,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2.根据图示的地理位置判断,③为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故水资源不足是限制农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
3.根据图示①②为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其分界线即秦岭—淮河,是我国冬季0°C等温线;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故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两侧均位于季风区,均属于我国外流区。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差异。
点评: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的地理位置,并掌握我国的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进而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条件等内容。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问题。
1.对图中所示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2.图中A地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①太平洋? ②大西洋? ③北冰洋? ④印度洋
A.地处西风带,气候温和湿润,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B.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荒漠带,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全部为干旱区,自然带体现了明显纬向地域分异规律
D.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径流年际变化大
E.①③
F.②④
G.①②
H.②③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
1.先根据图形中地域界限和河湖特征,确认A是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理纬度是中纬度,但并不是四季都受西风影响,气候干燥程度大,少水流水能;地处内陆荒漠发育,自然降水不足,河流稀少,高山积雪冰川融水可以补给河流,使得河流径流变化大;不全是干旱区,天山及南北坡有少量半干旱地区,而且大陆内部的纬向地域分异规律不明显。
2.这里南方印度洋水汽受世界最高高原阻隔,东部太平洋水汽受多个山地和上升地势影响也难以到达。为数不多的水汽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从新疆的西部和北部的山口进入。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