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A.扩大南北楼的楼间距 B.缩小东西楼的楼间距 C.提高北侧楼房的高度 D.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冬季太阳在南半球,北半球太阳高度小,越向北白昼时间越短,太阳高度越小。南面是阳面,采光好。所以冬季在北半球纬度越低,朝南的卧室采光条件越好。根据材料中的纬度判断,C对。
【小题2】秦皇岛太阳高度小,考虑采光条件,尽量减少南楼对北楼太阳光线的遮挡,应降低南楼高度,D对。考虑到小区的楼盘面积,扩大南北楼的间距,可能会造成土地浪费,利用率低,A错。东西楼间距影响不大,B错。楼层加高对施工技术要求提高,开发商的资质要重新考虑,C错。
考点:不同纬度太阳高度变化,光照对建筑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中纵坐标为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强度,横坐标表示时间,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上图为某日浙江某山地各个坡面及水平面太阳辐射强度变化图。图中曲线能依次反映东、南、西、北各坡面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⑤④
C.②①⑤③
D.①②④⑤
小题2:若图中各曲线表示某日水平地面在北京时间6点到16点的太阳辐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地该日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B.⑤地位于④地的东北方向
C.①④可能位于不同半球
D.③地经度为105°E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各个坡面接受太阳辐射的时间顺序及辐射强度分析,东坡应最先接受太阳辐射且最先达到太阳辐射最大值,故②曲线应为东坡,故排除A、D;在东、南、西、北四个坡面中,南坡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多且在正午左右达到太阳辐射最大值,故①为南坡;北坡接受的太阳辐射量应大大小于其它三坡的太阳辐射量,故④应为北坡,故选B。
小题2:由于无法确定日期及各地的位置,所以无法判定A、B两项;从图中各地所接受的太阳辐射时间长短来看,①地接受太阳辐射的时间可能长于12小时,④地接受太阳辐射的时间为8小时,所以两地可能位于不同半球,故选C;③地在北京时间11点30分左右太阳辐射强度达到最大,其经度应在112.5°E左右,排除D。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左图为南半球俯视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右图为二分二至图。据图完成下列问题(每空2分,共18分)
(1)左图为北半球 (节气)日的太阳光照图。此时,C地正处于 (日出、日落),这一天C地的夜长为_____小时。比较A、B、C三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 > 。
(2)左图中所示日期,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这一天哈尔滨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
(3)有关A、B、C三点所在位置的叙述,B点在C点的 方向。
(4)若黄赤交角变为25°,极昼极夜的范围将变 (填大或小),
(5)此时,一艘轮船在C点附近向东航行,10分钟后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月,日,时,分)。
参考答案:
(1)冬至 日落 6 ABC
(2)66°34′或66.5° ,昼短夜长
(3)东北
(4)变大
(5)12月21日21时10分
本题解析:
(1)因为左图为南半球俯视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所以此刻是北半球的冬至日。南半球俯视图,地球呈顺时针转动,C处在进入黑夜的晨昏线上,所以C在昏线上,所以C处于日落时刻。根据原理:黑夜中间那条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度数减小的是西经度,可以判断,135°W地方时为0时,由此可以求出C(180°)地方时为21时;根据昼长公式:昼长=(日落地方时-12)×2=18,可以得出夜长为6小时。赤道处的线速度最快,且向两极减小,极点为零。所以线速度A>B>C。
(2)A点位于赤道,日期为12月22日,所以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90°-23.5°=66.5°。哈尔滨位于北半球,此时是冬至日,其昼夜长短状况是昼短夜长。
(3)C比B更靠近南极点,所以B在C的北方,顺着地球自转的方向(自西向东)可知,B在C的东方,所以综合起来,B点在C点的东北方向。
(4)地球上极圈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极圈的度数是回归线度数的余角。因此,黄赤交角扩大,极圈的度数减小,极圈到极点的范围扩大,有极夜和极昼现象的范围也扩大。
(5)自西向东跨过日界线(180度经线)会减一天,所以为12月21日,根据前面的计算可知 :C地方时为21时,10分钟后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应为12月21日21时10分。
考点:本题考查光照图、地方是计算、方向、日界线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星为北极星
B.地球在运行的过程中北极有时不指向M星
C.②的数值为66度34分
D.③为赤道平面
【小题2】当太阳直射点运行到③和④两平面的相交处时,太阳直射点:( )
A.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B.在赤道上并向南移动
C.在赤道上并向北移动
D.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小题3】如果①扩大,则
A 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扩大 B 寒带范围缩小
C 温带范围扩大 D 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现的范围扩大
参考答案:
【小题1】AC
【小题2】BC
【小题3】A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M为地轴始终指向的北极星,A项正确;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B错误;图示②为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66度34分,C项正确;③为黄道面,④为赤道面。
【小题2】图示当太阳直射点运行到③和④两平面的相交处时,即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上,故B、C正确。
【小题3】图示①为黄赤交角,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回归线度数相等,与极圈度数互余,故黄赤交角若变大,则回归线度数变大,即太阳直射点的范围扩大,极圈的度数变小,即寒带的范围变大,即极昼、极夜出现的范围扩大,A、D项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大全《地理环境的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