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当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时,气温的水平分布不正确的是
[? ]
A、南半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出
B、北半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凸出
C、南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均向北凸出
D、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最高点与C地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
(2)A处地形是 ,B处地形是 。
(3)图中支流①②③中画错一条是 ,判断理由 ? 。
(4)若G处高80米,气温10℃,则图示区域最高点气温为 ?℃。
(5)若从E、F、G三处选一处修建水库,就地形来说,选择最理想的坝址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1)230m?(2)鞍部?山谷(洼地)?(3)①?①处为山脊?(4)7℃
(5)E处? E为峡谷,工程量小,建设成本低,上游有较大集水区域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应用。(1)图示最高点的海拔为580米,C点的海拔高度为350米。(2)图示A处为两山峰之间,为鞍部;B处周高中低,为盆地或谷地。(3)河流应位于山谷中,等高线应符合“凸高为低”,故①处等高线“凸低为高”为山脊。(4)该区域的最高处海拔为580米,与G处高差500米。根据海拔每升高100米,温度减低0.6°C计算。(5)水库最适宜建在峡谷地带,工程量小,且上游为“口袋型”地形,集水面积和蓄水量大。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北半球某月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此图表示的是________(1月、7月)等压线分布图。
(2)填写图中A气压中心的名称:____________,其形成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其切断的气压带是?。
(3)受A气压中心的影响,图中C点盛行________风,我国的天气以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特征。
(4)此时D点盛行________风,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过半年,该地又盛行________风,其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共13分
(1)1月(1分)
(2)亚洲高压(蒙古高压)(1分) 冬季亚欧大陆降温快,气温低,形成冷高压(2分)
副极地低气压带(1分)
(3)西北(偏北)(1分)?寒冷干燥(1分)
(4)东北(1分)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2分)?西南(1分) 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2分)
本题解析:
(1)该图为北半球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依海陆热力性质差距海洋温度变化小,陆地温度变化大,从图中可见陆地为高压说明气温较低,为冬季(北半球1月)。
(2)图中A分布于亚欧大陆,冬季为亚洲(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它切断了南移的副极地低气压带,使之存在于海洋上(太平洋为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上为冰岛低压)。
(3)受亚洲高压影响东亚(C地)盛行西北风,受来自寒冷的蒙古-西伯利亚冬季风影响寒冷地干燥。
(4)受亚洲高压影响南亚(D地)盛行东北风,此风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过了半年后,亚欧大陆温度高形成低气压(亚洲低压),受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以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偏形成西南季风。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亚欧大陆气温年较差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分析回答1—2题。

1、关于图示地区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及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从沿海向内陆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
B.大陆东侧气温年较差的变化梯度大于大陆西侧
C.从甲处到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地形以平原为主
D.从甲处到丙处气温年较差变化梯度大,其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
2、气温年较差最大值出现在甲处附近的原因是
[? ]
A.地处内陆高原、山地,受海洋影响小
B.地处高纬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小
C.地表缺少植被覆盖
D.地表分布有大量沼泽
参考答案:1、C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读某区域近地面等压面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地面气温a点B.近地面气压a点>b点
C.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
D.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根据等压面延伸判断,等压面高处气压高,低处气压低,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