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等值线图》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八)
A.②地风力大于①地 B.①地天气以阴雨为主 C.③地冬冷夏热,全年少雨 D.④地吹西北风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的等压线的数值分布规律可知其等值距为2.5, 由此可以判定图中等压线④、①的值应该是分别是1017.5、1015 。故图中a的值应该是1012.5,故选D
小题2:根据等压线的稀疏程度可知①地风力大于②地;①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以晴朗为主;根据一般的风向的判定方法可以判定出④地吹偏南风;故选项A B D的说法均是错误的。图中的③地处中亚地区,是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少雨。故选C
小题3:图中的甲这个天气系统是亚洲高压,当它消失时,应该是北半球的夏季,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非洲南端为冬季,正值西风的控制时节;南美洲热带草原受东南信风的控制之下,故选项A B D的说法均是错误的,北半球的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南亚受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变成西南季风,控制着南亚地区。故选C
点评:本组题涉及的知识点主要有等压线的判读、常见的天气系统、世界气候的形成、分布与特征,要求考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比较熟悉,试题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仍属于常规性的基础题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某河流域局部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和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与2010年相比,1980年时该河流R点以下河段水文特征是
A.水位较高
B.含沙量较大
C.流速较快
D.结冰期较长
小题2:规划在R点处修建水库大坝,碰到的最大困难是
A.人口密集,搬迁费用高
B.淹没农田,耕地损失大
C.多地震活动,地质不稳定
D.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结合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分析,没有这两年的降水量资料,无法判断河流的水位高低,A错。1980年林地、草地面积小,耕地多,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B对。从理论上讲,R以下河段地势没有变化,流速也不变,C错。该地纬度不变,气候也没变,结冰期也不变,D错。
小题2:根据经纬度判断,图示区位于云贵高原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多地下暗河,有利于水库蓄水,D对。这里是我国西南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小,搬迁不是最大困难。A错。这里的农田面积小,耕地损失不是太大,B错。R处不是板块交界处,地貌形成主要表现为外力作用,地震相对较少,C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4(单位:mm),完成16~18题。
小题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①农牧活动?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小题2: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多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小题3:我国政府停止开垦小兴安岭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A.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B.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C.进口木材,成本低?
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参考答案: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和等值线的综合分析。
小题1:图示反映东北地区的降水量分布自东南向西北递减,故判断主要受距海远近和夏季风的影响。
小题2:东北地区由于纬度较高,故热量不足,限制农业生产发展。
小题3:减少山区植被的破坏,主要是为了保护森林资源。
点评:本题结合等值线的判断,考查我国的区域地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距为25米,则图中陡崖M顶部的高度可能为?
[?]
A.35米
B.45米
C.55米
D.75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南方某平面河段的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
1.此河流流向为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2.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该河河水与两岸地下水关系的是(实线为等高线、虚线为潜水面等高线)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1.河岸为南北方向,水流为东西方向,南岸河床陡,水深度大,说明侵蚀厉害,我国位于北半球,河流右岸侵蚀,南岸为河流右岸,水向东流动。
2.河流位于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弯曲突出,该河流自西向东流,等高线向西弯曲,故B、D可能对,地势高处地下水水位也高,该河流为地上河,河水总补给地下水,B图潜水面等高线弯曲方向,反映了河流处地下水位高于南北两侧,故B对。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人口增长与人口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