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A.自东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B.自西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C.自东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 D.自西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当热带风暴中心位于其正北方向时,该海域盛行是的西南风。
【小题2】12月下旬,“青岛号”在海上过了两次圣诞节,这说明“青岛号”经历两个12月25日,则是自东12区向东越过了日界线,在越过日界线前过一个圣诞节,之后有过一个圣诞节。
考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日界线。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中字母L和S代表的角的度数为( )
A.20°
B.23°26′
C.30°
D.66°34′
【小题2】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地球越过P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可以看到,PQ连线是黄道平面,图中字母L和S代表的角的度数与黄赤交角相同,恰好是23°26′,B对。
【小题2】地球越过P点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该线是太阳直射的最北界线。此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向南移动,A对。B、C、D错。
考点:黄赤交角,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我国东部某地(30°N)某座山峰的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甲乙两地为两处风景点,沿虚线L1坡度为45°,沿虚线L2坡度为30°,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不考虑天气因素,一年内乙地最强正午太阳辐射日期约为
A.6月下旬
B.12月中旬
C.10月初
D.11月中旬
【小题2】甲乙两地中,夏季游客多选择的日出观赏点及原因是
A.甲地坡度陡,观日出更佳
B.甲地海拔高,观日出视野更开阔
C.夏季日出东北,在乙地观日出视线更佳
D.甲地比乙地日出早,在甲地观日出更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中指向标,乙地位于南坡,为阳坡。乙地位于坡面上,其正午受到阳光直射时,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为60°,即阳光直射0°时,即春秋分时。故C正确。
【小题2】山地观赏日出应登高远望。故B正确。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判读、正午太阳高度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了图中标注的地理事物有项与实际分布不符,你看是( )
A.混交林
B.针叶林
C.水稻
D.冬小麦
【小题2】右图所示季节时,左图区域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①河出现春汛
B.②地一年中气温最低
C.③地小麦黄熟
D.④城一年中人影最短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该地区位于我国的东北地区,该地区冬季寒冷,不适合冬小麦过冬,故不适合种植冬小麦。冬小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华北地区。
【小题2】根据图可知,此时是夏至,①河出现夏汛,A错。②地一年中气温最高,B错。③地小麦正是生长期,C错。④城一年中人影最短,D对。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定位机自然地理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读下列图表。
(1)写出A、B、C、D的地理坐标:A. B.
(2) 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位于东半球的是 。
(3)A、B、C、D四点中,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四季分明的是 。
参考答案:
(1)A:140°E、80°N B:140°W、40°N
(2)A,B,C A,C
(3)C,D B
本题解析:
(1)在经纬网图中,自西向东,经度增加的是东经度,经度减小的是西经度。以赤道为界,向北为北纬,向南为南纬。
(2)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
(3)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点,有阳光直射现象。中纬度地区(或温带地区)四季分明。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我国的主要自然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