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某学校(110°E)地理兴趣小组在平地上用立竿见影的方法,逐日测算正午太阳高度。如下图,垂直竖起一根2米长的竿OP,正午时测得竿影长OP′,通过tanα=OP/OP′算出正午太阳高度α。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该小组每天量测影长时,北京时间应为2.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A.12:00
B.12:40
C.11:20
D.11:00
E.①
F.②
G.③
H.④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本题要求逐题计算求解。第(1)题,小组测量时当地地方时是12时,本地是110°E,北京时间是指120°E上的地方时,当110°E为12时时,120°E上的地方时为12:40。第(2)题,由图中可知①点太阳直射本地,③点本地影子最长,②④两点应为3月21日和9月23日,④点影子在变短,应为3月21日。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地震波速度变化线中,S表示 波,P表示 波。
(2)图中各层名称:B是 ,C是 。
(3)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经过D和E两个界面时地震波突然发生变化,波速明显变快或者突然变慢或者无法继续传播,从而叫D和E为不连续面。其中D是_____________面,E是_______________面。在2900km深的E界面处,S波突然 ,P波的波速 。
(4)M层和N层物理性质有些差异,一般认为,M层物质形态是 态,N层物质形态是________态。
参考答案:(1)横 纵
(2)地幔 地核(外核)
(3)莫霍 古登堡 消失 减慢
(4)液 固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如图所示,图中实线交点O地位于北半球某地,实线PL为纬线,OQ为经线,据此回答问题。
1.若图中虚线PQL为O地标杆顶端某日日影轨迹,则当日可能是2.若图中虚线PQL为晨昏线,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季节
B.一年中黑夜最长的季节
C.一年中昼夜等分的季节
D.一年最冷的季节
E.此时O地太阳高度一定为90o
F.此时O地地方时一定为12点
G.P、O两地昼长时间一定相同
H.P、Q两地自转角速度一定相同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若图中虚线PQL为O地标杆顶端某日日影轨迹,则根据日影轨迹判断该日当地日出正东、日落正西,昼长为12小时,即昼夜等长。
2.实线PL为纬线,OQ为经线,虚线PQL为晨昏线,则经线OQ位于昼半球或夜半球的平分线,故其为正午12时或0时;AB错误;PO位于同一纬线上,故昼夜长短相同,C正确;图示Q点为晨昏线距离纬线PL最远的点,可能为极点,而自转角速度的规律:除南北两极点外处处相等,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经纬网的综合分析和读图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读图理清题意是关键,解题的需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能抓住图示的日出日落方向,判断昼夜长短;二是根据晨昏线图上时间计算的基本方法:昼半球的平分线为12时,夜半球的平分线为0时。三是掌握昼夜长短、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基本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据此回答问题1.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2.我国北方住宅区的楼房间距理论上应比南方宽,理由是
A.23026′
B.450
C.66024′
D.900
E.北方平原多
F.北方冬季白昼短
G.南方湿润
H.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
参考答案:1. B
2. D
本题解析:1.本题考查太阳高度的概念。太阳高度角为太阳光线与当地地平面的夹角,简称太阳高度。冬至日该地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则正午太阳高度为45°。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2.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正午太阳高度的大小与影子长短有关,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影子越短。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于南方地区,正午影子较南方长,所以楼房之间的距离应该大。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读“中亚地壳西藏至准噶尔(沿85 ºE)的地形与莫霍面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莫霍面是一条水平直线
B.莫霍面是地壳和岩石圈的分界线
C.地壳厚度的变化取决于地表形态的起伏
D.地形高度与莫霍面深度呈现“倒影”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