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约束
B、甲河下游受地形约束,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C、两河均受地形约束
D、两河均受气候影响
2、目前,乙河下游三角洲增长速度快于甲河三角洲,是因为乙河
[? ]
A、流域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
B、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C、流速缓慢,泥沙沉积严重
D、潮汐和海浪的顶托作用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径流季节变化主要随气温变化而变化的河流,其主要补给是
A.雨水
B.湖泊水
C.冰川融水
D.地下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雨水补给的河流流量与降水量相关。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受气温影响大,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流量大。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实现着图中①的功能的是
[? ]
A、长江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我国的夏季风 
D、我国的冬季风 
2、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的哪个环节施加影响
[? ]
A、② 
B、③ 
C、④ 
D、⑤ 
 
	参考答案:1、C
2、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填空题  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添出图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在水循环环节名称①      ②      ③      ④      ⑤     ,由③变成⑤需要经过      环节。
(2)图中①→⑥过程属于           循环。
(3)下列情况中能实现②环节的正确图示是     (填序号)。

(4)能够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水循环由哪些环节组成?     。(填序号)
(5)修水库是对     个环节进行了改变。(填序号)
 
	参考答案:
(1)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地下径流 下渗
(2)海洋水
(3)③
(4)①②③④⑤
(5)④
	本题解析:
(1)由图上可知,①是指海洋水汽受热蒸发,②是将水汽输送到陆地;③是水汽遇冷形成降水;④是降水后,在地表形成了径流;⑤是地表水下渗到地表下面.
(2)由图上可以看出,①和⑥之间是在海洋内进行的循环,没有与陆地参与循环.
(3)由上题可知,②环节是将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在四幅图中能实现这一环节的只有③了,是白天时,陆地气温高、气压低,海洋气温低、气压高,风会由海洋吹向陆地.
(4)从图可以看出,要使陆地水循环不断地得到补充,是由①水汽蒸发,再到②的水汽输送,到③处降水,再到④处形成地表径流,最后到⑤处地表水的下渗,与⑥和⑦没有关系.
(5)修水库是改变了地表径流的水,将水拦起来,对其他环节没有改变,没有造成影响.
考点:本题考查水循环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图中A、B、C和岩浆构成了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其中A表示________岩,M地质作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2分)
(2)图中的①②③④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___ (1分)
(3)图中②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③表示的水循环环节是________,干旱地区人工收集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名称是_____________。(3分)
(4)如果在该地区的甲、乙、丙三处进行钻井,有可能在________地找到石油或天然气;如果该地区要修建一条地下隧道,甲、乙、丙三处中应选择________地。(2分)
(5)甲处地质构造是________,其地形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6)分析乙处不适合修建水库大坝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
(1)岩浆岩 重熔再生
(2)海陆间循环
(3)水汽输送 降水 地表径流
(4)丙 丙
(5)向斜 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6)易诱发断层活动,影响大坝安全;易出现渗漏。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1)通过图示可以分析,A岩石是由岩浆生成的,故应该为岩浆岩;M作用是把C(变质岩)变为了岩浆,故应该为重熔再生作用。
(2)读图可知,①是海洋蒸发,②是水汽输送(从海洋上空到陆地上空),③是降水(陆地),④是地表径流(使陆地上的水流入海洋),因此是海陆间大循环。
(3)②是水汽输送(从海洋上空到陆地上空),③是降水(陆地);干旱地区主要是收集地表径流。
(4)甲处岩石向下弯曲,是向斜;乙是断层;丙是岩石向上弯曲,是背斜。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挖隧道应选择背斜,背斜的拱形弯曲可起支持作用,符合力学原理,不易塌方。
(5)甲处岩石向下弯曲,是向斜,甲处的地形是山地,向斜向斜槽部受挤压,岩层变得紧实,不易被侵蚀而形成山。
(6)乙处是断层,易发生断层活动,影响大坝安全,容易发生渗漏,威胁周围的安全。
考点:该题考查水循环和地质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