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知识点《工业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高频考点特训(2019年必看版)(六)
A.山脉 B.河谷 C.交通干线 D.农业带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可知:该厂产品运费比原料运费低很多,应布局在原料产地,属原料导向型产业,选A正确。饮料厂是市场导向型,机械厂是市场导向,化工厂是动力导向型。
小题2:甲、乙、丙、丁均位于原料运费最小或产品运费最小的位置上,应靠近交通线,选C正确。
小题3:甲地原料运费大于4000,产品运费小于20;乙地原料运费4000,产品运费400;丙地原料运费2000,产品运费是800;丁地原料运费小于1000,产品运费大于800,综合比较四地原料和产品的运费成本,丁地最小,选D正确。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某地棉花种植及相关产业链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产业链中X处的最佳利用方式是
A.榨油制糖
B.养鱼饲料
C.农村生活能源
D.食用菌种植
小题2:图示地区纺织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A.科技
B.市场
C.原料
D.劳动力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棉籽可以榨油,但是含糖量太低,不用来制糖,A错。作养鱼饲料太浪费,不能充分发挥出价值,B错。做农村生活能源是资源浪费,且不易燃烧,C错。用来种植食用菌,可以充分发挥出价值,创造更高产值,D对。
小题2:图示地区是重要棉花产区 ,发展棉纺织工业,靠近原料产地,减少运输费用,所以主导因素是原料,C对。科技、市场、劳动力是重要影响因素,不是主导因素,A、B、D错。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图《三角坐标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X、Y、Z分别表示不同国家的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比重的大小,则图中①国的城市化水平与下列国家接近的是:(?)
A.新加坡
B.韩国
C.越南
D.法国
小题2:若X、Y、Z分别代表影响我国工业区位的原料、能源及市场因素,则图中四点与长江三角洲的区位条件比较吻合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①国第一产业的比重高,达到60%,所以城市化水平较低,选项中越南的城市化水平最低。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工业区位。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缺乏,但是市场广阔。图中④原料及能源缺乏,而市场条件好。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市寻找适合工业布局的地点,该工厂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km范围内。下图空间布局是城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km2;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据此完成问题。
小题1:下面是四幅“河流”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小题2:根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图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 )
A.甲、乙
B.乙、丙
C.乙、丁
D.甲、丙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理信息系统的相关知识。
小题1:根据材料中河流的空间资料分布图,结合工厂选址条件中的“距河流1km范围内”,可得出距河流1km范围内区域空间,按“同一方格内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占有比例较大的作为评估对象”,即可确定四幅“河流”资料的评估值图中“1”符号区域符合条件。
小题2:根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工厂选址时,首先结合地形空间资料分布图,确定有哪几格地形是平坦的(非坡地);再将城市地形空间分布图与城市河流空间分布图重叠,即可得出丙地地形不平坦;丁地地形平坦但距河流超出1km范围。综合“占有比例较大的作为评估对象”的原则,“甲、乙、丙、丁”四地中,仅甲、乙两地符合选址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科学技术对工业发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工业部门越来越少
B.使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
C.使劳动力数量的投入越来越多
D.使企业向中小批量定制的生产方向发展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工业生产活动深受科学技术的影响。从工业的发展历史及目前世界工业的现状看,科学技术上的每一次重大发明和革新,都会促进工业生产的飞跃发展。不仅使工业部门不断增多,而且使工业的投入因素发生很大变化,如工业生产过程的不断自动化,使劳动力的数量和体力的投入越来越少。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驱动,工业生产逐渐向中小批量定制的生产方式发展,即工厂要根据不同顾客在定单中要求的标准和数量来生产产品,而不是按一种标准生产大批量的产品卖给所有顾客。此外,由于传统工业的萎缩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开始下降。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生产活动与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