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读“某地地貌景观及其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以下1—2题。?

1.关于图中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M、O、Q均为背斜山
B.M、O、Q均为向斜山
C.M、O、Q均为断层山
D.M为背斜山,O为向斜山,Q为断层山
2.关于图中N、P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处地下可能含有金、银、铜等矿产
B.P处地下不可能含有石油矿产
C.N处岩石抗侵蚀力弱,受外力侵蚀成谷
D.P处为断裂下陷形成的
参考答案:1.D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研究树木的年轮是研究气候变迁的重要方法之一。1.一般来说,在中高纬度气候偏干旱地区,树木的生长对下列生长条件最敏感的是:2.利用树木年轮研究气候,要选取代表性好的样本。一般不选密林中间的树木作样本,是因为:3.亚洲亚寒带针叶林带最北边界,树木年轮的变化与哪一自然要素关系最大:
A.光照
B.热量
C.降水量
D.土壤有机质
E.密林树种过多
F.密林中间地势低洼,根部水份条件好,年轮宽度太大
G.密林内受小气候的控制,对外界气候变化反应不敏感
H.密林中间受不到人类的影响
I.气温
G.降水
空气湿度
地下水
参考答案:1. C
2. C
3. A
本题解析:1.该组地理试题考查的是气候的变化。该题“在中高纬树木生长”反映了热量已经能满足林木的的生长,树木生长的好差对水分最敏感。
2.该题:森林中间的树木对外界气候变化反映“迟钝”,它深森林局地小气候的影响。
3.该题从“最北边界”看出,是在强调热量的限约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读某区域示意图,回答问题。
1.①处的地质构造是______。②处的地貌是___________,从成因的角度考虑,它一般分布在___________。
2.一般来说,①~⑥六地中,沉积作用较为旺盛的是________地(填数字代码)。若⑤地存在沉积作用,其来自于陆地的沉积物颗粒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
3.在图中⑥处的空白框内用箭头标出岩块相对位移的方向。
4.甲、乙、丙处地层中,属于背斜构造的是________处;具备成油地层条件的是_______处;你认为在丙处地层中发现三叶虫化石的可能性怎样?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断层;冲积扇;有河流流出的山麓地带
2.②④⑤;颗粒较细,与来自于海洋的沉积物混杂在一起,分选不明显
3.(斜向左上)
4.甲丙;甲丙;不大,因为丙处为含煤地层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两条河流上的水文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2.甲站的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乙站,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7月或8月
B.甲、乙两地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D.大陆沿岸常年受西风影响
E.干季较不明显
F.河流流量变化较小
G.观测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
H.上游修建水库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南北纬40°的大陆西岸有两种气候类型,地中海式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所以该区域为地中海式气候,图中(40±2)°应为(40-2)°,推知该区域是在南半球,7、8月份南半球是冬季,降水丰富,河流进入汛期,防洪任务最重,选项A正确;地中海式气候区的自然植被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B错;南半球中低纬大陆西岸为寒流,C错;在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只有冬季受盛行西风影响,夏季则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D错。
2.甲乙两条河流位于同一个气候区内,气候的特点相差不大,选项A、B错;甲河流上游流域面积大,经过观测站的月平均流量灰显著大于乙站,选项C正确;上游修建水库,只能通过调解使径流变化减小,不影响总径流量,选项D错。
考点: 该题考查地中海式气候特点;植被等。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造成“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地质作用主要是内力作用。
[? ]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