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13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 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板块运动。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图为东北亚部分区域的某类地质构造分布简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①附近地区多地震,所以多断层;②太行山前大断裂,多发地震;③有贝加尔湖湖,断裂下陷所形成的。所以答案选D。
小题2:②→①→③体现出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或由南到北)的更替,属于维度地带性规律,所以A正确;②为太行山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下形成的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因此②应为地带性分异规律而不属于地方性分异规律,B错;①→②→③所对应的自然带都是森林带,没有体现出森林→草原→荒漠景观,因此不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错;D项明显和A项矛盾。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右图是潍坊市昌乐古火山口,它位于郯庐断裂带上,由山底到山顶,数万根六棱石柱呈放射状排列,如万箭齐发.气势壮观。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组成该火山的岩石直接来自
A.地表
B.地壳
C.地幔
D.地核
【小题2】若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三大类岩石,昌乐火山口岩石属于图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 A
本题解析:
【小题1】形成火山岩的岩浆来自于上地幔的软流层。
【小题2】甲和乙是岩浆岩,其中甲为喷出岩,乙需要出露地表后形成沉积物,所以乙为侵入岩。火山口岩石为岩浆喷出形成的喷出岩。
考点:地球的内部构造。岩石的转化。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小题2: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小题3:K岛处于
A.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东侧
B.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界线的西侧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
D.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南侧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判断,该岛位于印度尼西亚境内,地处赤道附近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所以其天然植被类型属于热带雨林。故选A。
小题2: 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也就是与热带雨林地区比,种源和光照条件都是相似的,海拔高,热量条件应较差,植被恢复应该比较慢。而K岛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影响植被生长的自然因素中,明显的区别是有火山爆发,深厚的火山灰形成肥沃的土壤,因而植被恢复迅速。故选C。
小题3:本题不仅要考生掌握岛屿的地理位置,还应清楚板块的范围。根据K岛的位置和板块界线的分布判断,K岛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附近,而K岛位于亚欧板块上,所以应该在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界线的北侧。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