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在线测试(2019年最新版)(二)
A.丙代表沉积岩 B.丁代表岩浆岩 C.③代表变质作用 D.②代表重熔再生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甲乙垂直方向上气流的运动情况可知,甲地受热形成低气压,乙地冷却形成高气压。A正确B错误;丙位于甲地的高空,气压比甲地低C错误;高空丙地相对形成高气压,丁地形成低气压D错误。
【小题2】若图示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丙为有岩浆直接冷凝作用下形成的岩浆岩。丁为沉积岩乙为变质岩,故ABD错误;各类岩石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C正确;
考点:考查热力环流及地质循环原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10月5日,一高压系统由北向南经过内江市区气压变化如下图,读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在该天气系统过境内江市区的过程中,下列时刻风速最小的是( )
A.5日5时
B.5日10时
C.5日16时
D.5日22时
【小题2】在5日2时,内江市区最可能的风向是( )
A.西南风
B.东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风速最小应该是高压中心控制,选择气压最高时,约出现在10时,选B。
【小题2】5日2时,高压中心在内江北侧,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风偏转成东北风,选D。
考点:天气系统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面四幅等压线分布图中,①②③④四地风力由大到小排序是(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是决定风力大小的决定性因素;其大小主要受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异决定,故比较图示的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异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风力大小的比较。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等压线图上比较风力大小的基本方法。抓住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异判断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大小而判断风力大小。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某区域的地理事物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河流分布在我国,影响该地区典型自然植被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海陆位置
B.大气环流
C.洋流性质
D.冬夏季风
【小题2】下列地理过程最能反映该地区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是:( )
A.坡地垦荒→水土流失→农业减产
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洪涝频发
C.大水漫灌→地下水减少→地面下沉
D.过量引水→河流干涸→绿洲萎缩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中等高线与河流、居民点的分布情况,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地区,所以自然植被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海陆位置,A对。该地不受洋流影响,不是季风区,大气环流影响小,B、C、D错。
【小题2】该地位于干旱区,降水少,洪涝灾害少,水土流失问题少,A、B错。大水漫灌引发土壤盐碱化问题,C错。过量引水→河流干涸→绿洲萎缩是该地区最明显特征,D对。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及成因,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地壳物质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