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
[? ]
A.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
B.死亡率的高低
C.自然增长率的高低
D.出生率的高低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读下表数据,回答问题。
表:我国四省区人口(万人)、城镇人口比重(%)和人均GDP(元)统计数据
1.表中①②③④四省(区)依次是2.表中反映的城市化与人均GDP的关系是3.制约③省区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川、晋、内蒙古、辽
B.辽、晋、川、内蒙古
C.川、辽、晋、内蒙古
D.辽、川、内蒙古、晋
E.此阶段人均GDP与城市化水平呈负相关
F.城市化速度越快,人均GDP增长越多
G.城市化水平越高,人均GDP增长越多
H.城市化水平提高能带动人均GDP增长
I.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G.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农业类型及农作物产量
海拔高度及耕地面积
参考答案:1. A
2. D
3. B
本题解析:1.根据各省的人口数量、城市化水平、人均GDP分析可知,符合的是A项。
2.根据图表信息可知,城市化发展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符合的是D项。
3.③省是内蒙古,处于西北干旱、半干旱
地区。水资源短缺,所以该地的主导因素是水资源
的数量和分布。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图18中甲市所在的自治州棉花产量占全国的l/8,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93%。甲市是重要的棉花交易集散地,棉纺工业发达。

(1)说出甲、乙之间国道的走向,并分析原因。(4分)
(2)分析甲市成为棉花交易集散地的有利区位条件。(5分)
(3)结合材料,提出甲市所在自治州今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5分)
参考答案:(1)大致呈东西走向。(1分)原因:沿山麓地带(或盆地边缘)分布,地势较平坦,建设工程量小;(2分)沿线多城市(绿洲)。(1分)
(2)区域中心城市,信息通达度高;区域交通枢纽,交通运输便利;位于棉花产区,商品来源丰富;棉纺织工业发达,对棉花需求量大;与中亚国家相邻(边境城市或临近中亚产棉区),利于商品进入国际市场。(任答五点,每点1分)
(3)合理利用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依托丰富的油气资源,发展石油化工产业;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焦化工和能源工业;依托丰富的棉花资源,做大做强棉纺织产业,延长产业链;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依托边境城市区位,发展边境贸易;发展过程中注意生态环境保护。(任答五点,每点1分)
本题解析:(1)根据图示的等高线分布判断,图示甲乙之间的国道基本沿等高线分布呈东西走向,反映地形、水源等因素对交通线建设的影响。(2)影响棉花交易集散地的主要区位条件可从地理位置、原料、市场、交通、政策和工农业基础等因素分析,注意与当地的实际相结合。(3)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从区域第一、二、三产业的合理发展,并结合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并能结合图示信息综合分析即可,对于此类试题,学生应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区域地理的主干知识的整理和归纳,并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某地2007年的人口出生率为1.25%,人口死亡率为0.7%,人口自然增长量为11万人,则2007年该地的人口数量为
[? ]
A、1000万人
B、2000万人
C、3000万人
D、20000万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1.从表中可以得出,在各类的人口中,绝对数增长最大的是2.下列关于近10年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正确的叙述是
A.城市人口
B.女性人口
C.老龄人口
D.流动人口
E.男性人口数量在减少
F.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最快
G.人口结构在不断优化
H.人口自然增长率总体还偏高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以判断,人口总数在上升,城市化水平在提高,所以,在各类的人口中,绝对数增长最大的是城市人口。
2.近10年来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增长速度最快。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