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试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表形态的塑造》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四)
2020-03-17 04:31:52
【 大 中 小】
1、单选题 根据某地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读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处的地表形态主要是风蚀作用的结果 B.②处的地貌形态主要是由崩塌作用造成的 C.③指示的岩层分界面曾遭受过风化作用 D.④指示的岩层弯曲现象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 小题2:以上地质构造形成时间由先到后顺序(?)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和读图分析能力。 小题1:联系图例是准确获取图中有效信息的一个关键。根据图示特征可以看出该地为喀斯特地貌①处为石林、峰丛是流水溶蚀作用的结果;②处为溶洞由流水溶蚀而成;③所指示界面是由于地质时期背斜顶部出露于地表发生风化、侵蚀作用然后地壳下沉发生沉积形成;④指示的岩层弯曲是由内力挤压作用形成。 小题2:根据沉积岩的形成规律:越在下的岩层越早形成,说明图示④的沉积岩层最先沉积,之后形成③的皱褶和顶部的侵蚀作用,之后又形成上覆岩层,包括①的石灰岩,石灰岩地区经历长期的流水侵蚀而形成溶洞。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假如你是一位地质工程师,对下列问题作一些简要分析。
 (1)图示地质构造类型有:甲_______,?乙_______,丙_______。 (2)该地地壳受到了_______方向力的作用,属于_______(拉张或挤压)力。当时的地壳运动表现为_______运动和_______运动,起主导作用的是_______运动。 (3)在地貌上,甲构造顶部岩层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褶皱构造上覆岩石是由_______作用形成的。据此,可推断这一地区的地壳运动情况为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向地下隧道,应该选择甲地还是乙地? 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想打一眼深水井,应选择在_______地;钻探石油应该选择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背斜?向斜?断层 (2)南北?挤压?水平?升降?水平 (3)背斜顶部受张力,岩石破碎易被侵蚀?堆积?先是地壳运动使岩层弯曲形成褶皱,地面隆起,接着受外力侵蚀,以后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抬升,接着受外力沉积 (4)甲?背斜向上拱起,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地下水沿岩层向两侧渗流,保持隧道干燥?乙?甲?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形成及对地表形成的影响。本题的难点在于第(3)(4)题。甲构造顶部缺失,说明曾受外力侵蚀作用,当时该地是出露地表的。后有新的沉积物,说明该地相对于周围又发生下降运动。从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地下水的运动等方面考虑,隧道工程应选择在背斜部位,即甲处。向斜是储存地下水的构造,打井应选在乙处。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钻探石油应选在甲处。
本题难度:简单
3、综合题 图4--29所示是我国南方地区,读图分析:(7分)
 图4--29 (1)根据地质构造分析,乙处地质构造是 。 (2)该地岩层形成的时间顺序由老到新排列,正确的是 ( ) A.花岗岩一石灰岩一沙岩一沙土 B.石灰岩一沙土一沙岩一花岗岩 C.石灰岩——沙土——沙岩——花岗岩 D.花岗岩一沙岩一石灰岩一沙土 (3)该地区地质演变过程是 ( ) A.水平挤压——岩层下降——外力侵蚀 B.岩层下降——外力侵蚀——水平运动 C.水平挤压——岩层上升——外力侵蚀 D.岩层下降——水平运动——外力侵蚀 (4)若甲、乙、丙三口井深度相同,哪口井水量稳定? 。 (5)在经济规划中,有人主张在甲地营造森林,有入主张在甲地建化工厂,试分析哪个方案是正确的? 原因是 。(2分)
参考答案: (1)向斜 (2)D (3)C (4)丙井 (5)营造森林合理 地处承压水的补给区,营建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而建工厂则会使得补给区受到污染。
本题解析:30.考查地质和岩性构造与地壳运动、地下水的关系。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沉积岩是先形成的岩层在下,年龄老些。处于承压区的地下水最稳定。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2年6月3日,“向阳红09”试验母船搭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从江阴启航,奔赴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执行7 000米级海试任务。据此完成小题。
 【小题1】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最深的海沟,其成因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张裂运动 B.大洋板块内部的碰撞挤压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挤压俯冲 D.海底地壳的断裂下陷运动 【小题2马里亚纳群岛位于( ) A.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 C.太平洋板块 D.美洲板块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挤压,洋壳俯冲潜入陆壳之下而形成海沟。 【小题2】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挤压形成的岛屿位于大陆板块一侧;马里亚纳群岛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亚欧板块受挤压上拱形成的;因此马里亚纳群岛位于亚欧板块。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岱崮地貌”(左侧为景观图,右侧为等高线示意图)是山东沂蒙山区特有的一种地貌景观,过去在地貌学上称之为“方山”,该山体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据此回答问题。
1.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2.图中陡崖的地貌类型属于 A.花岗岩 B.岩浆岩 C.变质岩 D.沉积岩 E.流水侵蚀地貌 F.风力侵蚀地貌 G.褶皱 H.断层
参考答案:1. D 2. 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材料中提到“该山体岩石中普遍含有三叶虫化石”,则可判断该山区的岩石主要是沉积岩,因为只有沉积岩中含有化石,故选D。 2.结合景观图与等高线示意图可知图中陡崖的地貌类型属于断层,故选D。 考点:本题组借助地貌景观间接考查三大类岩石的类型特征。 点评:本题形式新颖,但基础性强,学生应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对文字、图像材料的理解与运用能力的培养。
本题难度:一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