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二)
①气温年较差的大小 ②降水的季节分配 ③盛行风的方向 ④雾天的多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水稻种植业的特点有商品率低,①错。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②错。劳动密集型农业,③对。传统的精耕细作的方式,④对。机械化水平较低,⑤对。所以D对
【小题2】读图,根据海陆位置可以判断,甲地是热带沙漠气候,乙地是热带季风气候,丙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甲乙都在热带,气温年较差都小,差异不明显,①错。甲地降水很少,乙地雨季短,干湿季分明。丙地雨季长,三地差异明显,②对。甲地无盛行风,乙地是东北季风与西南季风,丙地是西北季风与东南季风,风向差异明显,③对。三地大雾天都很少,④错。所以C对。
【小题3】丁地所在半岛是印度半岛,热带季风气候,气温高,光热充足,①对。雨热同期,生长期降水较多,收摘期降水较少,②错。半岛上有肥沃的火山灰,有黑棉土,③对。云雾天很少,④错。B对。
考点: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特征,不同区域气候特征差异,区域农业发展的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2年12月3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迎来全市范围的大雪降温天气,降温随大雪而至,牡丹江市气温最低降到一22℃至一24℃左右。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反映这次大雪降温天气系统示意图是( )
【小题2】关于上图中AB天气系统不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
A.A过境时刮风现象明显,B过境时一般为微风
B.A过境后气温下降,B过境后气温上升
C.A过境后气压上升,B过境后气压下降
D.A降雨区在锋前,B降雨区主要在锋后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题目意思可知,此天气是出现了剧烈的降温,又带来大雪,说明此天气是冷锋天气,在上面四幅图中是B图所示,是由于冷气团推向暖气团,冷锋过后,气温下降,气压升高,故选B.
【小题2】由上图可知,A是暖锋系统,暖锋过境时风较小,降雨时间较长,而B代表的冷锋系统就有明显的大风;A过境后气温是上升的,B过境后气温下降;A过境后气压降低,B过境后气压上升,A降雨是在锋前,B降雨区是在锋后,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有关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下列一组模式图,回答有关问题。(9分)
(1)左图中,甲代表___________,常年在甲控制下形成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对应第二幅图15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
(2)第二幅图中气候类型G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地区夏季主导风向是 ,冬季主导风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模式图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最右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⑤的递变体现了地理环境 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带⑤⑥⑦的地域分异,主要受_________条件控制。
参考答案:
(1)盛行西风、温带海洋性、D
(2)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东南风 西北风
(3)整体性 从赤道到两极 水分
本题解析:
(1)甲处于副高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为盛行西风带。常年受西风控制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D对应区域。
(2)G区域对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夏季受来自海洋的东南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冬季受来自大陆内部的西北季风影响,温和少雨。
(3)三幅图之间的对应关系,表明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自然带1至5的递变了体现了以热量为基础的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自然带5至7的变化体现了以水分为基础的经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考点: 气候分布及成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地壳物质循环及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