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地理高频试题、高中地理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地球与地图 地球 地图: 地图的基本知识 等值线图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宇宙探测 人类认识的宇宙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大气的热状况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 全球气压带 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大气的圈层结构 水的运动 陆地上水体 世界洋流分布 水资源利用 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 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自然带 自然对人类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 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对人类生存: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自然灾害发生 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 人口性别 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的区位因素 地域文化 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生产 工业区位因素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交通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线路 交通运输布局 城市交通的特点 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 区域农业生产 人类与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 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国土整治 选修部分 宇宙与地球 太阳系和地月系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开发 海洋权益 旅游地理 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文化景观 文明旅游 城乡规划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环境 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 环境保护 资源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环境与发展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S技术综合应用 地图与遥感 综合专题

高考地理知识大全《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高频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2020-03-17 04:32:55 【

1、单选题  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读下表完成题。

?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小题1: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小题2:该市人口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缓和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劳动力?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小题3:该城市最可能是(?)
A.拉萨
B.深圳
C.西安
D.沈阳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读该城市人口资料,可以看出该城市人口总数增加很快,0-14岁和65岁以上人口所占百分比呈下降趋势,而15-64岁人口所占百分比增加速度快,该城市人口数量剧增应该为人口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
小题2:该市有大量人口迁入,则为该市的发展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但可能给当地的社会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小题3:从该城市1982年人口较少,而从1982—2000年城市人口急速上升,故判断该城市最可能为深圳。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能抓住材料的人口总数增长速度和年龄结构的变化可判断影响该城市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进而结合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和我国主要城市的人口数量变化基本情况分析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目前,南京常住人口正以每年10万的速度增长。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南京市总人口数将超过900万,并有可能突破1000万。据此回答7~8题。
小题1:南京市人口大幅增长的原因是
A.保健品丰富,死亡率大幅下降
B.进入生育高峰
C.计划生育政策松动
D.外地人口迁入
小题2:南京市城市人口迅猛增长可能带来的问题是?
①人口老龄化问题加剧 ②郊区城市化发展缓慢 ③人均收入大幅下降 ④就业困难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本题解析:
@南京市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因素是对人口迁移起主要作用的因素,外地人口的迁入是导致该地人口大幅增长的原因。
@由于迁入人口中青壮年占主要比例,所以就业困难现象加剧,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比重会不断提高。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信息反映出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小题2: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图中左侧为1982年数据,右侧为2009年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人口的0—14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老龄化问题突出,所以1982年人口老龄化比2009年低,故选B。
小题2:人口增长速度降低,选项A错误;人口老龄化加重,社会养老负担加重,选择B正确;进而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选项C错误;无法看出25—59的劳动力资源数量,选项D错误。
点评:本题组考查人口金字塔图判读。解答本题组需注意:我们平常见到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一般为左侧为男性人口,右侧为女性人口,而本图中左侧为1982年数据,右侧为2009年数据,这就考查考生的细心程度,考查考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人们早婚早育是为了(? )
A.四世同堂,享受家庭幸福
B.壮大家族势力,光宗耀祖
C.劳动力增殖,发家致富
D.“学而优则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人们早婚早育的习俗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特点密切相关,在封建社会,以农业为主体的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大。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放宽人口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逐步放弃计划生育政策
B.应对我国目前劳动力短缺局面
C.调整我国人口性别结构
D.调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
小题2:生育政策的调整,对我国人口统计学特征影响较小的方面是
A.性别比例
B.数量
C.职业构成
D.年龄构成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本题解析:
小题1: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所占比重较大,老龄化问题严重,而青少年人口所占比重较小,因此为了调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对人口政策进行了调整;而仍然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我国目前劳动力没有出现短缺的局面;对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影响不大。故选D。
小题2:该人口政策的调整对我国人口性别构成影响较小;而人口自然增长率会提高,人口数量会增加较快;人口的年龄结构会发生变化,青少年所占比重会上升,老年人口所占比重会下降,进而会影响职业的构成,生产婴幼儿的产品的企业规模会扩大。故选A。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宇宙与地球》高频..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