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分析下图所示的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观点,完成1 ~2 题。

1 .关于上述观点叙述错误的是
[?]
A.观点一过分强调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而忽略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
B.观点二过分强调了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而忽略了地理环境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C.观点三强调人类应当与地理环境建立平等友好、和谐共进的伙伴关系
D.在适当的生产力条件下,三种观点都是对的
2.下列做法符合观点三思想的是
[?]
A.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B.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C.竭泽而渔,焚薮而田?
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参考答案:1.D
2.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图为西方某国统计的交通工具运行目的比例示意图,读后回答问题。
 1.图中两条曲线可能是2.为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1.图中两条曲线可能是2.为解决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实线是上下班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
B.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上下班交通
C.实线是货物交通,虚线是购物交通
D.实线是购物交通,虚线是货物交通
E.大力发展私人汽车
F.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G.限制汽车发展,鼓励自行车使用
H.建设市内铁路网
 
	参考答案:1. A
2. 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实线峰值出现在6时和18 时前后,应为上下班交通;虚线出现在中午12前后,并且午夜后出现缺失,应为购物曲线。每天上午7点,下午6点一般是上下班高峰期,故实线表示的是上下班交通;中午及下午是购物高峰。
2.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措施是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
考点:本题考查城市交通运输。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图。解答本题学生还需明确:鼓励私人买车,会增加城市道路上的车流量,从而给城市交通带来更大压力;发展高层建筑,也会带来更多的人流、车流,增加城市交通负担;限制汽车发展,鼓励自行车使用,这种说法太过于绝对;建设市内铁路网,成本高,存在噪声污染,且不可行,因为铁路适合中长距离的交通运输。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人地关系呈现全面不协调的阶段是 (? )
A.古代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
C.工业文明时期
D.20世纪80年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古代文明时期,生产力低下,人类活动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小;农业文明时期,农业生产改造自然,对局部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而工业文明时期,生产力的飞跃,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深入人心。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是:
A.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B.保护环境
C.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D.控制人口规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资源和环境问题最终也是由于人口问题引起的,故控制人口规模是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途径。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能改变水资源空间分布且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措施是 
[? ]
A.大面积植树造林
B.排干湖泊和沼泽
C.大量抽取地下水
D.黄河上游大量引水灌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