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A、B、C、D为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长城站的代号是________。
(2)A、B、C、D四个科学考察站中,离北京最近的是________。
(3)E地夏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F地冬季的气候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B
(3)温和多雨;温和多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2009年8月21日起,10余起山林大火肆虐图中某地,造成数十人伤亡,近百万人被疏散。
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四幅图能反映火灾发生地气候特点的是

[? ]
A、A
B、B
C、C
D、D
2、导致这场大火难以控制的自然原因是
[? ]
A、地处背风坡,气温高
B、交通不便,救援设备难以到达
C、正处在旱季,降水较少
D、此时正处于西风带控制,风力强劲
参考答案:1、C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岛自然带或植被分布范围及其变化图(图中a为两种自然带或植被的分界线。回答1~3题。

1.该岛Ⅰ地区的典型植被是
[?]
A.落叶阔叶林?
B.针叶林?
C.苔藓和地衣?
D.冰原
2.近年来,该岛上的这一典型植被分布范围不断北移,其主要原因是
[?]
A.紫外线辐射减弱?
B.全球气候变暖?
C.土壤肥力增大?
D.人类的不断移栽
3.该岛上Ⅰ、Ⅱ地区自然带类型不同,造成这种区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
B.热量?
C.降水?
D.海陆位置
参考答案:1、C
2、B
3、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下图中A、B地区为高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A、B高原地形的差异。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高原同属季风气候区,比较两高原夏季风的异同。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地下水污染是B高原的环境问题之一,简要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德干)高原起伏和缓;B(云贵)高原地面崎岖。A(德干)高原西高东低;B(云贵)高原西
? 北高东南低。
(2)A、B高原都受西南季风影响,并带来丰沛的降水。B高原除受西南季风影响外,还受东南季风的影
? 响;西南季风对A高原的影响大于B高原。东南季风的形成主要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西南季风的形成
? 主要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影响。
(3)石灰岩地区渗透强(地表水向地下水转化迅速);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化肥、农业的
? 不合理使用。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下图表示某国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资源指标(﹪)。读图回答,该国最有可能的是

[? ]
A.美国
B.俄罗斯
C.澳大利亚
D.中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