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宇宙中的地球》考点预测(2019年押题版)(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壳运动主要是地球内部能量向外释放所引起的,和大气运动无关;水循环连接了岩石圈、大气圈、生物圈和水圈等四大圈层;风力侵蚀地貌是侵蚀作用的结果;夏季风将海洋上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在陆地上形成降雨,再以径流的形式回到海洋中,因此,季风环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1. C 本题解析:1.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图中四国分别是:甲—哈萨克斯坦,乙—俄罗斯,丙—中国,丁—蒙古。所以中国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有发达的东部地区向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转移。选择C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右图中①②③依次所代表的地理概念是( )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观察图分析,①②③为包含关系,①-③代表范围在减小,地壳、地幔、地核为并列关系,岩石圈包含上地幔顶部,A、B、C错;地球内部圈层包括地幔,地幔包括上地幔和下地幔,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所以选D项。
考点:地球圈层结构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图表示不同纬度四地在北半球夏至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读图完成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从丁点向南、再向北到丙点的连线是某经线圈的一部分,则乙点沿纬线到该连线的劣弧长度约为
A.甲地位于120?E
B.乙地所在纬度一年中会有极夜现象
C.丙地该日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
D.丁地位于赤道
E.13320Km
F.6660Km
G.3330Km
H.1665Km
参考答案:1. A
2. 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太阳高度。
1.根据北京时间12点时,当地太阳高度最大,判断当地位于120°E。
2.根据图示各地的太阳高度变化规律判断:丁为北极圈;丙为赤道,且丙地当北京时间18时,当地太阳高度最大,判断丙地经度为30°E;而从丁点向南再向北到达丙点为同一经线圈,判断丁点的经度为150°W;乙地太阳高度最大为北京时间10时,计算乙地的经度为150°E,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3.5°,且昼长夜短,计算乙地的纬度为60°N。则沿纬线从150°E到150°W、30°E的纬线的劣弧跨经度60°;但注意该纬线为60°纬线,故长短为1/2*60*111KM。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世界分区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