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特征,一些沿海低地国家十分关心全球木材生产量报表,认为世界森林大面积减小会危及其生存空间,以下排序符合其地理事实之间内存联系的是:
①淹没沿海低地
②两极冰川融化
③森林面积减小
④海平面上升
⑤全球气候变暖
⑥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 ]
A.③⑥②④⑤①
B.③⑥⑤②④①
C.③②④⑤⑥①
D.③⑤⑥②④①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洋面封冻产生的效应叫做洋面封冻效应,图6是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题。

1.洋面封冻与水、气候、生物相互作用关系体现了
A.气候会影响植被,但不会影响土壤
B.各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C.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具有相对独立性D.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2.图中由“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导致“气候变冷”的过程是因为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B.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减弱
C.氟氯烃对臭氧的破坏作用加强? D.大气的保温效应加强
参考答案:
1.B
2.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一般认为大气中的氧主要来源于(?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地球上水被分解的结果
C.火山喷发的结果
D.生物呼吸作用的结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考查生物循环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特殊作用。答案为A 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澳大利亚东侧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大堡礁。据此回答问题。1.这类岩石按成因来分,属于2.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
A.石灰岩
B.变质岩
C.沉积岩
D.岩浆岩
E.整体性
F.地域差异性
G.独特性
H.表现复杂性
参考答案:1. C
2. 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
1.生物礁由大量生物的遗体堆积而成,故属于沉积岩。
2.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全球变暖引起珊瑚死亡,故反映整体性,一个要素的变化可能引起其他环境要素的变化。
本题难度:困难
5、填空题 下列四省中,广泛分布着以毛竹、杉木为主的速生用材林的是
A.山东
B.江西
C.湖南
D.海南
参考答案:B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经济作物的分布。毛竹、杉木我国亚热带植物种类,在秦岭以南广泛种植。杉木是我国分布较广的用材树种,东至浙江、福建沿海山地及台湾山区,西至云南东部、四川盆地西缘及安宁河流域,南自广东中部和广西中南部,北至秦岭南麓、桐柏山、大别山。中国是毛竹的故乡,长江以南,生长着世界上85%的毛竹。它广泛分布于400~800米的丘陵、低山山麓地带,以长宁、江安、兴文等县最为集中,著名的蜀南竹海楠竹面积达6万余亩。所以本题选择BD选项。其实湖南也可以广泛种植。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