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A.甲 B.乙 C.丙 D.丁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北京和雅安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地球自转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随纬度的增加而递减。正确的是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图为某一河流及其河床AB处的剖面示意图。某地理兴趣小组成员9月23日正午(地方时)在A处观测到的太阳仰角为55030′,且太阳光线与河岸接近垂直。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而A处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5030′,那么A地与赤道的正午太阳高度差为34030′,所以A地与赤道的纬度差是34030′,其纬度为34030′,又因图中河流的A岸沉积,说明河流向左偏,应为南半球。故选C。
小题2:因此纬度的河流没有结冰期,所以该河段没有凌汛现象;南半球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因太阳光线与河岸垂直,所以该河段水自东向西流。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环球网军事频道国际军情中心1月6日报道,美国海军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2011年1月1日在太平洋上经过日界线(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国际日期变更线”,是地球表面180°经线附近的一条假想线,也叫做国际日界线,简称日界线)时,船员通过放烟花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据此完成问题。1.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2.9月23日6时整,某地(45°N,45°E)正好日出,此时一艘轮船航行在太平洋上向西正好穿过日界线(但未出12区),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是
A.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
B.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
C.东侧时区日期比西侧时区晚一天
D.日界线两侧日期相差一天,时间相差一个小时
E.9月22日15时
F.9月22日21时
G.9月23日15时
H.9月23日16时
参考答案:1. C
2. C
本题解析:1.日界线基本与180°经线重合,日界线东侧为西经,西十二区;日界线西侧为东经,东十二区,故日界线东侧日期较日界线西侧日期晚一天;日界线两侧的日期相差一天,但区时相同。故C项正确。
2.9月23日为秋分日,某地刚好日出,说明当地时间为6时;而轮船在太平洋上向西穿过日界线则应到达东十二区,故根据45°E为23日6点,东十二区区时较45°E早9个小时,可计算东十二区区时为23日15点。
考点:本题考查时间问题计算。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日界线两侧的时区分布和时间差异,并掌握区时计算的一般步骤:所求时区=已知时区+时差,东加西减。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图中N、S为南北极点,P、Q是晨昏线与某一经线圈的两个交点,K、L位于晨线与昏线的中点,P、K两地经度差15°。P点纬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变化,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K、L两点的纬度值分别是
A.0°、0°
B.23°26′、23°26′
C.0°、23°26′
D.23°26′、0°
小题2:图中Q点的昼长可能是
A.8小时
B.14小时
C.16小时
D.24小时
小题3:关于P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P点南移时,N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小
B.P点的最高纬度是90°,最低纬度是0°
C.P点纬度最低时,N点昼最长
D.P点与Q点运动方向相反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断。K、L位于晨线与昏线的中点,晨线的中点为晨线和赤道的交点,昏线的中点为昏线和赤道的交点,所以K、L的纬度分别是0°和0°。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小题2:本题考查昼夜长短的计算。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白昼长短。如果L位于昏线,L点所处进行的地方时为18:00。Q地地方时较L点晚1小时,所以Q地地方时17:00时日落。所以Q地昼长=(17-12)×2=10小时。如果L为晨线,L点所处进行的地方时为6:00。Q点地方时为5:00,Q地昼长=(12-5)×2=14小时。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3: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移动对晨昏线的影响。P点南移,N点正午太阳高度有可能增大;P点最高纬度为90°,最低纬度不能达到0°;P点纬度最低时,N点有可能夜最长;PQ两点的运动方向相反。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区域地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