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宁夏部分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 沙湖位于银川市的北面,西依贺兰山,当地盛行东北风,其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沙湖原本是一片湿地,上世纪50年代,一场罕见的暴雨侵袭了贺兰山脉,暴雨引发山洪,顺着山势呼啸而下,倾泄进贺兰山脚下的一处低洼地,雨过天晴,一汪湖泊赫然出现在人们面前。沙湖位于宁夏平原的沉降中心,至今地势仍然在不断下沉。材料三银川市历史悠久,在民间传说中又称“凤凰城”。是和北宋同时代的国家——西夏的都城,有“塞上江南”之称。这个美丽的名字是从何而来的呢?说法不一,目前仍无定论。有一种流传很广泛的说法是,宁夏土质碱性最重,地面常常像银子撒满了一地,呈白色,故名“银川”。因为银川平原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洪水漫流,若排水不畅,形成的湖泊、湿地在干旱气候条件下,风沙狂吹,水气蒸发,湖泊、湿地很快挥发留下大片的盐碱滩地,导致银川地区土质碱性重、盐碱地众多。
(1)分析银川附近耕作区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说明宁夏沙湖的成因。近年来,宁夏沙湖周围的一些湖泊均已干涸,而沙湖能在一片沙漠广布区历经几十年仍没有消亡,且其面积还有扩大的趋势,试分析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银川名称由来分析其盐碱化严重的成因,并简述防治的主要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银川市决定建设“山水园林城市”,计划在市郊建立一个面积大约是西湖5倍的人工湖。是否合理?试从地理学的角度进行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位于宁夏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云量少,光照充足;黄河流经,灌溉便利。
(2)成因:地势低洼,山洪冲蚀积水而成。原因:地面沉降,黄河水下渗,利于地下水汇集;北面是大片灌溉农业区,给沙湖补给水源;贺兰山阻挡了西北风携带的风沙蔓延。
(3)自然原因:气候干旱,降水少;多大风天气等;土壤疏松,孔隙多,蒸发旺盛。地势低洼,河川较多,地下水位较高,矿化度高。人为原因:不合理灌溉;修建蓄水工程等措施。水利改良措施:合理的灌溉,不能只灌不排;采取喷灌、滴灌技术等。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农田覆盖等);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
(4)合理。有河流流经,可以保证湖水的补给与更新;当地气候干旱,可以调节小气候。 不合理。会占用大量耕地;当地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不可仅答合理或不合理不作解释,其他答案如言之有理也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图中甲、乙分别是美国、巴西两国局部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8分)

(1)两国共同的地理位置特点是:都位于____半球,东部都与________洋相邻。(4分)
(2)甲图中A、B两区域农业的主要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据调查,A、B两地粮食作物的播种时间有较大的差别,它们的主要播种时间,A为________季,B________季。影响A、B两个区域农作物种植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分)
(3)图中C、D两河的河水主要来自________水的补给。当C河处于汛期时,广州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乙图中①、②两地都为________________气候,但两者成因不同,其中②地气候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
(5)②地与①地自然带相同,但①地自然带的形成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______
性,而②地自然带的形成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________性。(4分)
参考答案:(共28分)
(1)西(2分)?大西(2分)
(2)商品谷物农业(或现代谷物农业)(2分)? 春(2分)?秋(2分)
社会经济条件:①地广人稀,②交通便利,③为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提供了条件(机械化水平高);④农业技术先进,农业产量大,商品率高;⑤市场广阔。(答其中三点得满分4分,一点得2分,两点得3分)
(3)雨(2分)? 昼长夜短(2分)
(4)热带雨林(2分)纬度低,全年高温,(2分)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有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降水丰富(2分)
(5)纬度地带(2分)? 非地带(2分)
本题解析:该题世界区域地理知识,重点考查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条件和特点。
(1)根据图中经纬网可知,都位于西半球,东部都与大西洋相邻,难度不大。
(2)根据经纬网可知,甲图位于美国,图中A、B两区域农业的主要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A地纬度高,种植春小麦,春季播种,B地纬度相对低,种植冬小麦,秋季播种,因而两地粮食作物的播种时间有较大的差别,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可知两区域农作物种植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交通、机械化程度、农业技术、市场等。
(3)根据经纬网可知,乙图位于巴西,该两河流所占区域降水量较大,C、D两河的河水主要来自雨水补给,当C河(北半球)在夏季处于汛期,北半球的广州昼长夜短。
(4)乙图中①、②两地都为热带雨林气候,两者成因不同,②地纬度较低,全年高温,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海岸,有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降水丰富,因而也形成了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
(5)根据所学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可知,①地自然带的形成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纬度地带性,而②地自然带的形成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的非地带性。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海蓬子是生长在海滩、盐碱滩涂沙地,有梗无叶的绿色植物,生长期约220天,其中有50~60天可以保持青嫩鲜绿芽茎。读下图,完成题。
1.图示M、N分别代表2.海蓬子芽上市的时间可能是
A.烹饪、油脂
B.粉碎、油饼粕
C.制衣厂、油脂
D.纸板厂、油饼粕
E.8~9月
F.6~7月
G.4~5月
H.1~2月
参考答案:1. D
2.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榨油厂—养殖厂的应该是油饼粕;海蓬子的杆为纸板厂的原料,然后投放市场。
2.根据海蓬子生长期约220天可以判断,海蓬子芽上市的时间可能是4~5月。
考点:主要考查了资源的利用和作物的生长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作物的生长期的判断。
本题难度:困难
4、单选题 读下图回答题。

小题1:关于四个地区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乙地处云贵高原,以畜牧业为主;
②、甲、乙均是重要的粮棉产区;
③、丙、丁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中丁地粮食作物以春小麦为主;
④、丁地区属于商品谷物农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