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高频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A.甲 B.乙 C.丙 D.丁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D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季风环流。形成的季风环流的成因有海陆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亚的夏季风主要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造成。澳大利亚西北部的西北季风也是由于北半球的风带南移造成。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小题2】甲处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原位置为副极地低压带;乙位置本应是高压,现为低压,丙位置本为副热带高压带,现为印度低压,丁位置本是副热带高压带,现仍然是高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读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列要求。(每空1分,共10分)
(1)用箭头在图中绘出大气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运动方向。
(2)图中所示的热力环流形成的过程是:先有_______ 运动,再形成______ _运动.(垂直或水平)
(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 __ 。
(4)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 _ 。
(5)ABCD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正确的是( )
A.D>A>B>C
B.C>B>A>D
C.B>C>D>A
D.B>D>C>A
(6)图中A点气温比B点气温________ (高或低)。
(7)当亚欧大陆内部被B气压控制时,当地的季节为 ,该气压中心的名称是 ,此时北京地区盛行风向为 。
参考答案:(1)见图
(2)垂直 水平
(3)地区间冷热不均
(4)水平气压梯度力
(5)C (6)低
(7)冬季 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西北风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和等压面。(1)根据图示等压面的分布,等压面向上凸表示高压;而等压面向下凹表示低压;故B处垂直气流下沉,进而形成环流。(2)热力环流的基本形成过程: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由于空气的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进而导致了空气的水平运动。(3)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为地面的冷热不均。(4)大气的水平运动即风的形成的直接原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5)气压分布的一般规律:垂直方向上:越往上,气压越低;水平方向上,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故选C项。(6)图示A点位于B点的上空,而近地面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随高度的升高,气温减低。(7)图示B处表示高压,当亚欧大陆上受高压控制时,为北半球的冬季,该高压中心位于蒙古—西伯利亚一带,为亚洲高压或称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此时我国东部地区盛行西北季风。
本题难度:困难
3、单选题 下列天气现象与冷锋活动有关的是?
A.我国北方地区夏季的暴雨
B.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
C.台风带来的降水
D.一场春雨一场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与天气。我国北方地区夏季的暴雨是因为冷锋造成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是因为准静止锋;台风带来的降水是因为低压系统;一场春雨一场暖是暖锋系统。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阅读A、B两地气候类型的降水量和气温月份分配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两地的气候类型: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地降水形成的原因: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种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最大分布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B种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最大分布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2分)
(1)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2)A地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
B地受夏季风影响,带来大量水汽,多锋面雨
(3)亚马孙平原?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本题解析:
(1)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判断。根据图示气温和降水资料判断:A全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2)本题考查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热带雨林地区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多对流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风影响,带来大量水汽,多锋面雨。
(3)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热带雨林气候在世界上的最大分布区是亚马孙平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在世界上的最大分布地区是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国家与其对应的主要气候,正确的是
[?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地壳物质循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