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9年最新版)(四)
A.我国每年水稻种植面积大于小麦种植面积 B.云贵高原地区不适宜种植玉米 C.西安所在的平原以种植春小麦为主 D.三种谷物在海南岛各地可以随时播种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我国林区、非林区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图,回答问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该题借助我国林区、非林区年平均降水量变化图考查我国降水年际变化成因,森林对水循环的影响。
小题1:我国是典型的季风气候区,降水主要来自于夏季的东南季风,其降水特征为:年际变化大,这与夏季风的强弱不同有关。D项正确。
小题2:图中林区的降水最高1000mm,最低800mm,变化幅度200 mm;非林区降水最高950mm,最低710mm,变化幅度240 mm;非林区的降水量年际变化大。若森林遭到破坏,年降水量减少,年降水量年际变化增大,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后下渗作用减弱。故B项正确。
1、影响我国降水量年际变化的因素。2、森林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点评:
该题考查了读图能力和基础知识,中国季风气候年际降水变化的影响因素。通过林区和非林区降水量的图形分析降水量和降水量年际变化。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30分 )下图为近30年来东北部分地区农业类型布局变化图,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说明下图所示地区,近30年来玉米、放牧业、副食品生产布局的变化 ,并解释该地水稻生产面积扩大的原因。(10分)
(2)吉林玉米种植区号称“黄金玉米带”,其东侧的长白山、西侧的草原和湿地 ,都是“黄金玉米带”稳定发展的天然保障占分别分析它们对 图中玉米带具有的“保障作用”。(8分)
(3)大兴安岭东侧山麓分布着若干城镇 ,分析人们把城镇选择在东侧山麓地带的原因:(6分 )
松花江丰涕水电站下游,流 经吉 林市的乩千来江 段冬季不冻结,人们在此赛龙舟)赏雾凇,河滩上还聚集着野生赤麻鸭,它们来自西伯利亚,越冬地应是江南地区,现在却“选择”了 在吉林越冬。
(4)结合材料解释赤麻鸭“选择”在这段不冻江的 河滩上越冬的原因。(6分)
参考答案:
(1)变化:玉米产区向西、向北扩展(2分);西部放牧生产面积缩小(或草地面积缩小)(2分);副食品生产基地在各类城市周围大量涌现(2分)。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水资源开发和水利工程的兴建,市场需求增大及政策支持,水稻品种改良,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水稻种植业面积扩大。
(2)长白山区:①地势高,降水丰富,形成庞大水系,为玉米种植区提供灌溉水源(2分);
②森林茂密,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了大量水源,调节径流,减轻水旱灾害(2分)。
草原和湿地:使周围林草生长良好(或植被覆盖率高),能降低风速,固结土壤,抑制风沙危害农田(或保护农田)。(4分,答到防风作用得2分,答到固结土壤得2分)
(3)原因:处于冲积扇边缘,地形平坦,利于建城;水源充足;发展农牧业的条件优越;处于农牧过渡地带,是商贸活动的集散地。(每点2分,答3点得6分)
(4)原因:江水不冻,河滩(沙洲)宽阔;河里有丰富的水生生物(水草、鱼虾等),食物充足;水质良好;人们有保护野生物种意识(为它们投食等)。(每点2分,答3点得6分)
本题解析:
(1)读图,根据图例分析,玉米产区向西、向北扩展。西部放牧生产面积缩小,草地面积缩小。副食品生产基地在各类城市周围大量涌现。
原因:气候变暖;水资源开发和水利工程的兴建;市场需求增大及政策支持;水稻品种改良。(每点2分,答2点得4分)
(2)长白山区地势高,降水丰富,形成庞大水系,为玉米种植区提供灌溉水源。山区森林茂密,补给土壤有机质,涵养了大量水源,调节径流,减轻水旱灾害。保障玉米带的稳定发展。草原和湿地使周围林草生长良好,植被覆盖率高,能降低风速,固结土壤,抑制风沙危害农田,保护农田。减少风沙灾害对农田的影响。
(3)读图,山麓东侧处于河流山麓冲积扇边缘,地形平坦,利于建城。冲积扇灌溉水源充足,发展农牧业的条件优越。山麓东侧处于农牧过渡地带,是商贸活动的集散地。所以人们把城镇选择在东侧山麓地带。
(4)根据材料,该段江水不冻,根据图示内容,可以看到河滩或河心的沙洲宽阔。冬季不冻,河里有丰富的水生生物如水草、鱼虾等,食物充足。该段水质良好,人们有保护野生物种意识,并为它们投食等,野生动物食物充足。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读“我国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图”,完成1~3题。
1.二线管道与一线管道两线分界点地名和二线管道到达的最南部的城市分别是
[? ]
A.兰州、上海
B.靖边、广州
C.鄯善、南宁?
D.中卫、南宁
2.二线工程的天然气主要从国外输入,下列国家或地区最有可能成为主气源地的是
[? ]
A.中亚?
B.阿富汗?
C.西亚?
D.乌克兰
3.该工程建设对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 ]
A.缓解能源紧张
B.改善水体质量
C.促进减排降污
D.保证能源安全
参考答案:1.D
2.A
3.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关于青藏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能源集中分布在柴达木盆地
B、雅鲁藏布江以南的地区被称为西藏的江南
C、有全球面积最大的高原和独特的高原气候区
D、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外流区与内流区的界线均通过本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