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高频考点巩固(2019年最新版)(六)
A.700W - 300W B.150W - 200E C.600W - 200W D.1200E - 1800X |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小题1:考查学生图图转换能力,只需要将图转换为常见的侧视图(如右图)即可。Y地为正午12点,国际标准时为10点,则可以得出Y地所在经度为东经30度,X地为西经150度。X和Y地所在纬度数相同,故答案为C。
小题2:由右图可知,Y地所在经度为东经30度,可以推知O点为西经60度,则赤道上,西半球处于昼半球的经度范围为西经60度到西经20度。
小题3:据右图可知,北纬70度出现极昼,为北半球夏季,故B正确。巴西高原为南半球冬季,为一年中的旱季。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某日120°经线上日出时刻随纬度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太阳直射点位于
A.0°
B.20°N
C.23°26?N
D.20°S
小题2:若乙地的夜长时间比甲地略短,且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则乙地位于甲地的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判读能力。根据图示70°S地区0:00日出,则70°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所以太阳直射点直射20°S。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甲、乙两地同时迎来日出,说明甲乙两地同时位于晨线上。乙地的夜长时间比甲地略短,乙地白昼时间长,位于南方,根据晨线的分布状况判断乙地位于甲地的西南方向。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2013年3月22~30日,中国国家主席出访了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和刚果共和国四国,下图是出访路线示意图。据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1.出访地中2.出访期间3.出访路线中
A.①所在国家属于亚洲
B.②位于板块张裂地带
C.③东岸受寒流影响显著
D.④地盛行东北信风
E.①昼渐长,夜渐短
F.②和③的日出时刻相同
G.③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大
H.④自转角速度变小
I.北京和①地年均温差异最大
G.②和③之间干湿差异最大
①至②自然带景观变化最多
③至④沿线均为高原地形
参考答案:1. B
2. A
3. 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1.①为俄罗斯,属于欧洲国家;②地处东非大裂谷,位于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地带;③东岸有厄加勒斯暖流流经,受寒流影响显著错误;④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东北信风错误,选B。
2.3月22~30日期间,太阳直射赤道附近且向北移动,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①位于北半球,故选项A正确;②和③都位于南半球,②在③的东北,日出时刻②比③早;③位于南半球,此期间太阳直射点北移,③正午太阳高度角渐小;除极点为零外,其他各地自转角速度都相等,自转角速度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3.年均温差异最大的应该是①和④,两者纬差最大;②和③都是热带草原气候,气候类型相同,干湿差异小;①至②跨越了温带、亚热带和热带,途径气候类型最多,故自然带景观变化最多,选C;③位于南非高原,④地处刚果盆地,沿线均为高原地形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和地球运动的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图中AC为晨线,BC为同一条经线,AB为纬线,C点的地方时为12时,BC的纬度差为40度,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此时B点的太阳高度为
A.30度
B.40度
C.50度
D.60度
小题2:某飞机从C点起飞,沿BC向B飞行,6小时后到达B点。在B处看到的现象为
A.看到日出
B.看到日落
C.正值白昼
D.正值夜晚
小题3:此时,从C点到A点太阳方位变化规律是
A.从正北逐渐向北偏东方向变化
B.从正南逐渐向南偏东方向变化
C.从正北逐渐向东偏南方向变化
D.从正南逐渐向东偏北方向变化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图示:图中C点位于晨线上,所以太阳高度为0°,BC的纬度差为40度,太阳高度相差40°,所以此时B点的太阳高度为40°。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小题2:根据C点的地方时为12:00,BC位于同一经线上,所以B点地方时为12:00,该半球白昼时间短,B点6小时后为18:00,已经日落,所以正值夜晚。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3:C点位于晨线上,地方时为12:00,所以出现极夜现象,太阳位于正北方地平面上,A点正值日出,日出太阳位于东方,所以从正北逐渐向北偏东方向变化。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海洋开发》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