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复习《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四)
A.罗马处在多雨季节 B.非洲草原上的动物多数迁移到北半球活动 C.杭州湾的盐度达到最大值 D.巴黎盆地的冬小麦开始越冬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下图为“世界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1)0°?西北
(2)B
(3)3? 23时
(4)如下图
本题解析:该题以“世界经纬网示意图”为情景,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地图比例尺、地方时和作图等内容。第(1)题,读图可知,A点位于北纬30°,B点位于南纬30°,若此时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同,则两地所在的地方与太阳直射点之间的纬度差相同,结合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可以断定太阳此时直射赤道。对A、B两点之间的地理方位判断,关键是读图。第(2)题,飞机沿经线飞行,跨越了30个纬度,每一个纬度差的距离约是111千米,总距离是30×111=3 330千米。第(3)题,该题的解题信息存在于第(2)题的题干和答案中,设计巧妙。利用飞行时间和飞行距离求出飞行速度;北纬60°上每一个经度差的距离约是赤道处(即111千米)的一半。再据此计算出E地的地方时。第(4)题,A点不在赤道上,该处昼夜平分,说明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晨线上地方时为6时,昏线上地方时为18时。结合A点地方时为14时,就可以确定昏线所在的经线。注意:作图时,表示昏线、夜半球范围要不同于经纬线的延伸方向,例如,用斜线表示。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读图回答(14分)
(1)此时为?(节气)日(北半球)前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2)A地地处五带中的?带,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季。
(3)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 ?,这一天中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 ?。
(4)某物体从A点向正南作水平运动,先是向?(东、西)偏,后向?(东、西)偏。
(5)这一天杭州(约1200E、30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次日以后3个月内,杭州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2分)。
(6)AB线正处于?(晨、昏)线上。A点的昼长为?小时,A点的日出时间是?时。
参考答案:每空1分,共14分
(1)冬至日? 23.50 S?
(2) 北温带?夏季
(3) 00 ?,? 900 ?
(4) 西?东
(5) 36.50 ?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 (2分)
(6) 昏? 4?小时, 10?时
本题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可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应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此刻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5°S )。
第(2)题,A地位于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地处五带中的北温带,北半球为冬季,则此时澳大利亚的季节是夏季。
第(3)题,因为A点在晨昏线上,故此时A点太阳高度是00,由于B点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太阳又直射南回归线,故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900。
第(4)题,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对地表运动物体的影响。某物体从A点向正南作水平运动,先是向西偏,越过赤道后向东偏。
第(5)题,这一天杭州(约1200E、300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H是:H=900-(30o-23.50)=36.50 ?,次日以后3个月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至赤道,故杭州的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是昼短夜长,昼变长、夜变短。
第(6)题,AB线正由白昼进入黑夜,处于昏线上。由图可知,A点14点日落,故A点昼长为(14-12)*2=4小时,又因为(12-日出)*2=昼长=4小时,故A点的日出时间是10时。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涉及的考点有太阳直射点的确定、热量带的划分、昼夜长短的判断、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等知识点,试题综合性强,学生只要掌握光照图的判断技巧就不难作答。
【知识小结】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每1?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
(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该图为部分30°N的纬线,P为北极点,M、N分别为晨线和昏线与30°N的纬线的交点,∠MPX和∠NPY为7.5°,PY为0°经线。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M、N点的经度数:M?;N?。
(2)此时,北京时间为?时;?小时后,全球处于同一天。
(3)30°N纬度的白昼长为?小时;M地太阳在观察者的?方向升起。
(4)请在图中绘出晨昏线,并用斜线表示出夜的范围。
参考答案:(1) 172.5°E?7.5°E
(2)2? 18?
(3)13?东北
(4)见图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的综合判断。(1)根据PY为0°经线,∠MPX和∠NPY为7.5°,可计算M、N所在的经线的经度。(2)P点为北极点,故自转方向为逆时针,而M、N点分别是晨线与昏线与纬线的交点,故判断图示MN之间的劣弧部分为夜半球,而夜半球的平分线的地方时为0时,经度为90°E,故计算北京时间为2时。当北京时间为20时,即东十二区时间为24时,全球处于同一天,故需经过18小时。(3)图示∠MPX和∠NPY为7.5°,说明图示MN之间的夜弧跨经度165°,即该纬线上的夜长为11小时,故昼夜为13小时。M地位于日出,此时北纬30°出现昼长夜短,判断为夏半年,故该地的日出方向为东北,日落西北。(4)注意晨昏线与30°纬线的交点为M、N点,且此时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
本题难度:一般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宇宙环境及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