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地理试卷《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试题巩固(2019年最新版)(八)
⑷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 ,M地昼长为 。(4分) ⑸Q地位于M的 方向。(2分) (6)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趾点(70°S,60°E)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用折线)。(2分) ![]() 参考答案:(1)12:00 (2)C (3)自20°S往南北两侧递减 (4)Q>P 14 (5)东北 (6)略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1)根据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可知70°N 及其以北出现极夜现象,120°W 为太阳直射点的经线,则地方时为12时; (2)根据70°N及以北地区出现极夜,判断太阳直射的纬线20°S, 即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较长,纽约的白昼短于黑夜,南半球为夏季,巴西高原草木葱茏,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较低位置;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从直射点纬度南纬20°向南北两侧递减; (4)该日,Q 地刚好出现极夜,Q 地夜长大于P 地夜,M 地昼长为14 小时; 本卷第12 页(共17 页) (5)根据两图中经纬度值可知Q 地位于M 的东北方向; (6)Q 地对趾点的坐标是(70°S,60°E),刚好出现极昼现象,正午太阳高度为40°=(90° -50°),0 时太阳高度为0° 本题难度:困难 2、综合题 下图所示半球为东半球,AB为地轴,CD为赤道,箭头指示太阳直射点位置,∠α为12°。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参考答案:
(1)5(1分) 8(1分) 9:20(1分) 12°N,160°E(1分)
(2)12°N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为90°,由12°N向南、北两侧递减(2分) 极夜现象出现在78°S及其以南地区(1分)
(3)北京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晚,悉尼的日出时间越来越早(2分)
(4)BD(1分)
本题解析:
(1)∠α为12°,说明图示日期太阳直射北纬12°N,12°N约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的中间位置,所以,日期为春分和夏至中间的5月或夏至与秋分中间的8月;图示为东半球,即东半球的最东边界(160°E经线)为正午12点,北京时间为120°E经线上的地方时,比160°E经线的地方时晚2小时40分钟,为9:20.太阳直射160°E经线和12°N纬线的交点。
(2)被太阳直射的纬线正午太阳高度为90°,从这条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太阳直射12°N,晨昏线与78°N纬线和78°S纬线相切,78°N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78°S及其以南出现极夜现象。
(3)α逐渐减小,说明太阳直射点向赤道方向移动,北京昼长逐渐变短,日出时间越来越晚;悉尼昼长逐渐变长,日出时间越来越早。
(4)α逐渐增大,说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向北回归线方向,季节接近夏至日。此季节南半球为冬季,地中海气候区进入雨季,A错误;5月长江中下游进入梅雨季节,B正确;南极圈内出现极夜现象,C错误;此季节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向远日点方向行进,公转速度变慢,D正确。
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图为卫星所摄地球光照图,图中a点的经度为15°E, 由图可知此时( )
A.a点地方时为18时
B.北京正处于午休时间
C.非洲南部草原茂盛
D.苏伊士运河昼短夜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读图,图中有赤道,有海陆轮廓,可以判断过a点的是晨线,a点地方时为6时,A错。15°E时刻6时,北京时间是13时,正处于午休时间,B对。图中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是冬季,非洲南部草原枯黄,C错。苏伊士运河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D错。
考点:时间计算,不同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图为“不同日期的太阳光照图”,图中阴影表示夜半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图所示日期全球昼长分布规律是 _____________。(2分)
(2)B图所示日期,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 。(4分)
(3)C图所示日期,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和最小值的纬度分布范围分别是 、
。(2分)
(4)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国旗与旭日同升,A、B、C三图所示日期中,升国旗最晚的是 。(2分)
参考答案:
(1)从70ºN向南昼越来越长(1分),70ºS及其以南地区是极昼(1分)
(2)(0º, 115ºE)(2分) 丁乙甲丙(2分)
(3)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1分) 赤道以南地区(南半球)(1分) (4)A(2分)
本题解析:
(1)图A自转方向是逆时针为北极图,70ºN出现极夜,可判断此时太阳直射点20ºS,全球昼长分布从70ºN向南昼越来越长,70ºS及其以南地区是极昼。
(2)图B是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图示正面方向是北极,甲地为115ºE,是正午时刻,即太阳直射点为(0º, 115ºE);地球的自转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丁乙甲丙。
(3)图C示北极圈以北是极昼,C图所示日期是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是北回归线,最小值的纬度分布范围分别是赤道以南地区或南半球。
(4)北京天安门广场每天国旗与旭日同升,夏季升旗时间早,冬季升旗时间晚;图A是北半球冬季,图B是春秋分日;图C是夏至日,升旗最早的是C,最晚的是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
本题难度:困难
5、单选题 有关地球自转角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农业生产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