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地理高频试题、高中地理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地球与地图 地球 地图: 地图的基本知识 等值线图 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环境: 地球是太阳系中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圈层结构 宇宙探测 人类认识的宇宙 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地壳物质循环 内力作用与地貌 大气的热状况 大气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 全球气压带 常见的天气系统 气候类型及其判断 大气的圈层结构 水的运动 陆地上水体 世界洋流分布 水资源利用 整体性和差异性 自然环境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要素 地域分异规律 陆地自然带 自然对人类影响 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 全球气候变化 资源对人类生存: 自然资源的分布和利用 自然灾害发生 人口与城市 人口与地理环境: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人口迁移 人口分布 人口性别 城市与地理环境: 城市的空间结构 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 城市的区位因素 地域文化 生产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工业生产 工业区位因素 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 交通运输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交通运输线路 交通运输布局 城市交通的特点 商业中心和国际贸易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工业化 区域农业生产 人类与地理环境 人地关系思想 主要环境问题 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环境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生态环境的建设 荒漠化的防治 水土流失的治理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区域地理 世界地理 世界分区地理 中国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中国的农业和工业 中国的天气和气候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区域差异 东部季风区 国土整治 选修部分 宇宙与地球 太阳系和地月系 海洋地理 海洋和海岸带 海洋环境问题 海洋开发 海洋权益 旅游地理 旅游活动设计 旅游景观的欣赏 旅游与区域发展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 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文化景观 文明旅游 城乡规划 自然灾害与防治 自然灾害与环境 主要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 防灾与减灾 环境保护 资源问题 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问题 环境污染与防治 环境与环境问题 环境管理 环境与发展问题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3S技术综合应用 地图与遥感 综合专题

高考地理题《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八)
2020-03-17 05:08:17 【

1、综合题  读我国东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A省的简称是?,B省的行政中心是?。(2分)
(2)影响C区域农作物生长的主要气象灾害是?,简要说明灾害形成原因。(4分)
(3)A、B是我国两个干旱严重地区,分别说明两地干旱的季节和两地干旱形成原因。(10分)
(4)A、B间的广大区域是我国中、低产田集中区域。简要说明当地对低洼地和盐碱地治理的措施(4分)


参考答案:
(1)冀(1分)合肥(1分)
(2)低温冻害(2分)。地处我国中温带,纬度位置高;离冬季风源地近(2分)
(3)A地主要是春旱(1分)。原因是春季气
温回升快、蒸发强(2分);雨带未到,降水少
(2分);春播和作物生长需水量大(2分)。
B地主要是伏旱(1分)。原因是该地7、8月受副高控制,降水量少(2分)。
(4)低洼地治理措施:采用“鱼塘——台田模式”进行立体综合开发利用(2分)。盐碱地治理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科学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动(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9分)该图是加拿大人口、矿产等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由图分析加拿大矿产资源的特点。(2分)
(2)加拿大的海域有世界著名大渔场,其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1分)
(3)埃德蒙顿和蒙特利尔是加拿大重要的石油加工中心,前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后者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2分)
(4)加拿大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____?____。试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1)种类多?分布广
(2)东部(或纽芬兰岛附近)寒暖流交汇给鱼类带来丰富的饵料
(3)原料?市场
(4)东南部(或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开发较早;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发达;城市密集等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第(1)题,考查区域资源分布的特点。读图可知加拿大矿产资源种类丰富且分布地区较为广泛。第(2)题,考查世界主要渔场的形成原因。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汇处,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第(3)题,考查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读图可知埃德蒙顿靠近石油产地,原料丰富;蒙特利尔石油资源缺乏,但位于东部地区,城市众多,经济发达,石油产品市场广阔。第(4)题,考查人口的分布及影响因素。加拿大东南部地区纬度较低,气候温和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是加拿大人口最密集的地区。


本题难度:一般



3、综合题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努力构建十大高速铁路干线(五纵五横),其中兰厦铁路:东起福建厦门,西至甘肃兰州,全长约2400千米,贯穿甘、川、渝、黔、湘、赣、闽六省一市。
读构想中的兰(州)厦(门)铁路及沿线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7分)

(1)自东向西与兰厦铁路相交的南北铁路干线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简述修建兰厦铁路对重庆经济发展的意义。(3分)
(3)据图可知A城气温年较差比B城____,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2分)
(4)C河段的河道特征是____、____。分析D湖面积在近几十年大大缩小的原因。(4分)
(5)简述E地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途径、突出的生态问题及其解决措施。(4分)


参考答案:(l)京九线、京广线、焦柳线、宝成线
(2)①开拓了重庆通往我国西北、中南和东南沿海的快捷通道;②强化了重庆市的西南交通枢纽地位,凸现水陆联运的立体交通优势;③有利于改善重庆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程度,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3)小?地形
(4)河道弯曲?部分河段形成地上河?原因:上游流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泥沙含量增加,使湖泊淤积严重;人地矛盾突出,围湖造田。
(5)途径:走立体农业的道路;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
生态问题:水土流失严重。
措施:封山育林,合理采伐;解决山区农村生活用能问题。


本题解析:(1)结合我国南北铁路干线回答。(2)主要体现在加强重庆和东部地区、西北地区的经济联系,强化枢纽地位,促进经济发展。(3)A是成都,B是武汉,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方面进行分析。(4)C河段是荆江,主要体现在河道弯曲,形成地上河,洪涝灾害严重。D湖是洞庭湖,面积缩小的原因从泥沙沉积、围湖造田两方面考虑。(5)E地位于江南丘陵地区,结合教材回答。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18分)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2010年1月19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作为首个获批复的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对于探索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新途径、新模式和深入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表1?该地区某年年降水量和蒸发量比较表(单位:mm)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降水量
37
51
75
101
119
183
176
122
84
56
53
30
蒸发量
21
26
58
87
103
124
142
167
106
48
35
23
小题1:根据图1、图2,说出皖江城市带的分布特点。
?
小题2:分析皖江城市带成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有利条件。
?
小题3:由于受自然环境与资源条件的影响,皖江城市带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其主要粮食作物是??,该农业地域类型的生产特点是??;
据表1说出6—8月份期间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不利条件,并分析其成因。
?
??。?
小题4:据该图说明安徽省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特征,并提出该省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合理建议。

?
?
??


参考答案:
小题1:沿江(或长江)平原地区(2分)
小题2:皖江城市带水陆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土地价格低;劳动力廉价等(答出三点即可,3分)
小题3:水田农业(1分)?水稻 (1分)?人均耕地少,大多数农民都是采用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营方式,生产规模小;主要满足自己消费,产品商品率比较低;以手工劳动为主,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较低;属于劳动密集型农业,劳动集约化程度高,生产方式精耕细作。(2分)6、7月份降水量大大超过蒸发量,易发生洪涝(1分);受准静止锋影响,降水持续时间长,形成梅雨(1分)8月份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易发生伏旱(1分);受西太平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少雨(1分)
小题4:1949一1953年人均耕地面积增加(1分),1953—2008年人均耕地持续稳定减少(1分)加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提高耕地保护和忧患意识;科教兴农,提高粮食单产;控制人口,缓解土地生态压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耕作制度;矿山复垦,挖掘闲置土地,增加耕地面积等。(答出三点即可,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皖江城市主要分布在沿江平原地区。
小题2:本题考查影响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有:土地、原料、动力、水源、交通运输、劳动力、市场和政府政策等。皖江城市带水陆交通便利;产业基础好;土地价格低;劳动力廉价等。
小题3:本题考查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该区域水资源充足,位于我国南方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生产特点为: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单产高;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学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6月份受准静止锋影响产生梅雨天气,7-8月份西太平洋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少雨。
小题4:本题考查地理图表的阅读能力。人均耕地面积的变化为:1949-1953年人均耕地面积增加,1953—2008年人均耕地持续稳定减少。保护耕地的措施有:加强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宣传,提高耕地保护和忧患意识;科教兴农,提高粮食单产;控制人口,缓解土地生态压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耕作制度;矿山复垦,挖掘闲置土地,增加耕地面积等。
点评: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建筑用地增加,耕地面积减少。所以我国保护耕地资源的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本题难度:一般



5、综合题  读我国主要耕地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

(1)图中A、B所表示的耕地类型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4分)
(2)B区域的主要经济作物:油料作物是_____,糖料作物是_____。(2分)
(3)从气候上看,B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温度带)和_____(干湿地区)。(3分)
(4)B区域中既是商品粮基地又是商品棉基地的是__________平原。(2分)


参考答案:
(1)旱地?水田?小麦?水稻 (4分)?(2)油菜?甘蔗?(2分)
(3)热带?亚热带?湿润区?(3分)?(4)江汉平原(2分)


本题解析:(1)我国耕地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以北是旱地,主要种植小麦,以南是水田,主要种植水稻。(2)南方的油料作物是油菜,糖料作物是甘蔗。(3)秦岭淮河以南的温度带是热带、亚热带;干湿地区是湿润地区。(4)长江流域的商品粮与商品棉基地是江汉平原。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地理题《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

问题咨询请搜索关注"91考试网"微信公众号后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