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水的运动》试题预测(2019年最新版)(六)
A.L1和L3 B.L2和L4 C.L1和L2 D.L4和L1 |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
C
小题3: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下图是某地城市水循环示意图,采用“可呼吸地面”之后,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以及影响符合实际的是
A.a流动速度加快,容易出现城市内涝
B.b下渗加强,出现地下漏斗区
C.c流量减少,周边地下水位下降
D.d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增加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城镇建设中,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可以增加城市水的下渗,增加城市的地下水量,减少城市地表径流带来的水资源流失。图中的a是地表径流,其流速因下渗作用增强而减慢,可缓解城市内涝;b下渗加强,可减少地下漏斗区的出现;c表示地下径流,因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也会增多,地下水位上升;“可呼吸地面”使d水汽蒸发增加,周边空气湿度也会增加。选D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关于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河流右岸更容易遭受侵蚀
B.河水最深处位于河床中心
C.水面宽度一年中洪水期最大
D.自上游向下游流量逐渐增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北半球河流右岸易受侵蚀,但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故河流左岸更容易受侵蚀,A错误;由于受两岸受差异侵蚀的影响,故河流最深处不一定位于河床中心,B错误;洪水期河流水位最高,故水面最宽,C正确。内流河的流量从上游向下游递减,D错误。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河流特征的一般形成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为“过M点(128°E,48°N)沿经线和纬线作相同长度的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
小题。
小题1:若①②为同一山脉,则该山脉的走向大体为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西北—东南走向
D.东北—西南走向
小题2:关于图中M地附近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流量小,含沙量大
B.结冰期长
C.汛期只出现在夏季
D.流量大,季节变化小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根据题文画出M点的地理坐标,再结合示意图在坐标系中点出①②,连接①②,即可看出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答案选C项。
小题2:依据M点的经纬度位置,推出M点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结合所学知识,东北地区的河流水文特征为:流量大、含沙量小、结冰期长、一年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季节变化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所以选B项。
本题难度:简单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卷《工业生产活动与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