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大全《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
A.上海 莫斯科 孟买 B.上海 罗马 孟买 C.北京 罗马 雅加达 D.北京 莫斯科 雅加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判断。结合三城市的气温、降水信息判断,①最低月温出现在1月,高于0°C,判断位于北半球,且夏季降水较多,判断为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最低月温出现在1月,高于0°C,判断位于北半球,且雨热不同期,判断为地中海气候;③最低月温在15°以上,夏季降水集中,判断为热带季风气候。故选B项。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2014年7月18日,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9号台风“威马逊”(超强台风级)18日15时30分从海南省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登陆,右边为台风“威马逊”的移动路径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17日20时,台风中心位于海南正东洋面上。位于低压西侧的海南吹西北风。A正确。
【小题2】台风为低压系统,其过境时气压先降后升。B正确。
【小题3】台风携带大量水汽登陆,带来特大暴雨等灾害性天气。故其直接参与了水分的蒸发、水汽的输送及降水环节。C正确。
考点:台风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28分)泉州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国古代主要的造船中心之一。在隋唐时这条连接东西方的航道叫做“海上丝绸之路”。到了宋元时期又称为“海上陶瓷之路”。泉州市德化县陶瓷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陶瓷文化发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
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一(4)题。
材料一:泉州市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泉州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下图是其2013年工业产值构成示意图。
(1)晋江流域降水充沛,春夏之交多 雨,夏季多地形雨,秋初多 雨。(4分)
(2)泉州市工业主导产业是 ,属于 导向型工业。(4分)
(3)分析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区位条件。(10分)
(4)指出泉州市经济发展中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它在21世纪新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措施。(10分)
参考答案:
(1)锋面、台风 (4分)
(2)纺织鞋服、劳动力 (4分)
(3)地处我国沿海和远洋航线要道;造船业发达;港口水深浪小;接近长三角丝绸生产基地;泉州陶瓷业发达,接近江西景德镇;有着远洋活动优良传统和经验。(每点2分,共10分)
(4)存在问题:以出口加工产业为主导,经济对外依赖严重,深受国际市场影响;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导,位于国际产业低端;工业结构不合理。(每点2分,共4分)
可持续发展措施:调整工业结构,发展高科技、高附加值企业;加快产业海外转移,腾龙换鸟;加强产品科技、创新研发能力,发展自主品牌;加大企业规模,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每点2分,共6分)
本题解析:
(1)该流域春夏之交冷暖气团相互作用频繁,多锋面降水。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受山地抬升多地形雨。夏秋季节,西北太平洋多台风活动,当地多台风雨。
(2)该地产业结构图中纺织鞋服所占比重最大,接近一半。该类产业属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3)古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茶叶、陶瓷、丝绸出口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方式,发达的商品生产能力、造船业、航海活动经验等是当地成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原因。泉州地处我国沿海和远洋航线要道;造船业发达;港口水深浪小;接近长三角丝绸生产基地;泉州陶瓷业发达,接近江西景德镇;有着远洋活动优良传统和经验。
(4)泉州工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工业结构较单一,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经济对外依赖严重。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加大高科技产业的比重;加强产品研发能力;加强品牌建设等。
考点:气候、产业结构、港口区位
本题难度:一般
5、填空题 读下面图回答问题(7分):
(1)按性质分,甲为_____ ____锋,乙为__ _______锋。A、B、C、D四地,受暖气团控制的是_________。
(2)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_________锋,我国夏季北方的暴雨以及冬季暴发的寒潮都是_________锋造成的。
(3)A、B、C、D四地,未来几天天气变化过程与下表相似的是_________地。
日期 | 气温℃ | 气压 (百帕) | 天气现象 | ||
平均气温 | 最高气温 | 最低气温 | |||
1月1日 | 20 | 28 | 12 | 1002.5 | 天气晴朗,1-2级偏北风 |
1月3日 | 9 | 17 | 2 | 1005 | 中雪,6-8级偏北风 |
1月5日 | 7 | 13 | 0 | 1008 | 阴转晴,2-3级偏北风 |
参考答案:
(1)冷 暖 BC
(2)冷 冷
(3)B
(4)寒潮
本题解析:
试题解析:
(1)根据图甲得出为冷锋,乙为暖锋。A在冷锋锋后,D在暖锋锋前,冷气团控制;B在冷锋锋前,C在暖锋锋后,暖气团控制。
(2)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冷锋。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都是冷锋。
(3)连续三天气温一直下降,所以一开始气温高时在冷锋锋前,冷锋过境时,过境后,气温一直下降,天气由晴朗变为雨雪,再变为晴。
(4)气温24小时下降10℃以上为寒潮。
考点:锋
点评:本题组主要考查锋面,要区分开冷暖锋及带来的天气变化和对应的例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高频考点《太阳对地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