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二)
A.15ºN B.20ºN C.15ºS D.20ºS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读图,从图中太阳光线角度来看,一天中从正北与正南两个方向都有阳光,说明该地有极昼现象,a子夜0时的阳光,b是正午时阳光。根据正午与0时的太阳高度,可以判断出两次太阳高度计算时的所用的纬度差的差值是30°,说明该纬线到极点间的纬度 间隔是15°,极点纬度是90°,所以该地纬度是75°。正午时阳光从南面照射过来,说明该地在北半球高纬地区,所以是75°N,B对。A、C、D错。
【小题2】结合上题的分析,该是是75°N,正午时太阳高度是35°,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角公式,可以算出,太阳直射点的地理纬度是20°N。B对。A、C、D错。
【小题3】b是正午的阳光,a是子夜的阳光,所以a 位置时,当地时刻是0时。此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即0°经线的时刻是20时。所以,根据时间计算方法,经度15°相差1小时,计算出60°E时刻是0点,C对。A、B、D错。
考点:该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地方时,区时,日照图判读。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读图,图中a表示纬线,E.F两点为晨昏线与该纬线的交点,O为EF的中点,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若E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纬线a所处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
A.北半球.10月
B.北半球.2月
C.南半球.6月
D.南半球.10月
【小题2】若O点正南555千米处此时正好观测到北极星的高度为6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点必然位于E点的正西方向
B.纬线a位于70°N
C.整个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D.此日该纬线圈的白昼达一年中最短
【小题3】当图中E.O.F三点重合时,则该点一年内移动则该点一年内移动的范围是下图中的( )
A.A线
B.B线或D线
C.C线
D.B线或C线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 若E的地方时为5时30分,则E点为晨线与纬线a的交点,F点为昏线与纬线a的交点,纬线a此日昼长为13小时,昼短夜长。北半球10月,为冬半年,昼短夜长,不合符题意;北半球2月,为冬半年,昼短夜长,不合符题意;南半球6月,为冬半年,昼短夜长,不合符题意;南半球10月,为夏半年,昼长夜短,符合题意。
【小题2】北极星的高度为北半球当地的地理纬度,北极星的高度为65°说明当地的地理纬度为65°N,经线上每相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0点正南555千米与O点相差5°,北纬纬度向北增加,可知O点纬度为70°N。没有E与F相差经度,F点位于E点正西或正东方向,故不符合题意;题目中没有太阳直射点位置或昼夜长短,没有办法判断整个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故不符合题意;题目中没有太阳直射点位置或昼夜长短,没有办法判断此日该纬线圈的白昼达一年中最短,故不符合题意。
【小题3】若E、O、F三点重合,那么该点是晨昏线的相交点,也就是该点出现极昼或是极夜现象,地方时为0时,a所在纬线刚好出现极昼现象,即B或D线。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意义。
本题难度:困难
3、综合题 下图为“以南极为中心的地球俯视图”,弧线a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四个科考站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填名称),没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_____(填名称)。(2分)
(2)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昼夜交替的周期是_________时。(2分)
(3)该日,北半球节气为________日,全球昼长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3分)
(4)从图示节气到三个月后,A点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是_______。(3分)
参考答案: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2分
长城站(1分) 长城站(1分)
(2)
2分
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1分)
24(1分)
(3)
3分
冬至(1分)
昼长从北极圈向南逐渐变长,南极圈及其以南为极昼(2分)
(4)
3分
先变大,到最大90°,后变小(3分)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地球自转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地区递减,极点为零,图中四个科学考察站中,只有长城站纬度最低,故自转线速度最大。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由于地球是一个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区的一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24小时。
图中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为冬至日,此时从北极圈向南昼长逐渐增加,南极圈内出现极昼现象。
图中节气为冬至日,三个月后为春分日,A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故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到最大90°,之后再变小。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地球公转及其轨道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公转轨道是正圆
B.地球运行至A点时大致是1月初
C.地球到达B点时为12月22 日
D.地球过A点时的运动线速度略小于B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状,A错误;图中的A点为地球公转的远日点,时间为7月初,公转速度较慢;B点为近日点,时间为1月初,公转速度较慢,所以,B、C错误,D正确。
考点:地球公转。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2014年3月29日,全球数千个城市分别在当地时间20时30分至21时30分熄灯一小时,以响应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的“地球一小时”活动。结合下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活动当天,图中四城市中熄灯最早的城市为
A.北京(116°E)
B.里约热内卢(43°12′W)
C.新加坡(103°45′E)
D.哥本哈根(12°34′E)
【小题2】图中四城市自转线速度最大和最小的依次为
A.北京、里约热内卢
B.里约热内卢、北京
C.新加坡、哥本哈根
D.哥本哈根、新加坡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C
本题解析:
【小题1】从图中四地所在的经度位置可以大致推断北京为东8区,新加坡为东七区、哥本哈根为0时区,里约热内卢为西3区,根据东边的时刻早于西边的时刻可以推断北京的时间最早到达当地时间20时30分,里约热内卢是最晚到达当时间的20时30分,故根据题意,北京是最先熄灯的城市,故选A。
【小题2】从图中也不难看出哥本哈根的纬度位置最高,新加坡的纬度位置最低,根据所学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与纬度位置高低的关系(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可以判定,新加坡的线速度最大,哥本哈根的线速度最小。故选C。
考点:地方时计算、地球自转线速度分布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地理试题《等值线图》试题强.. |